你知道獨居老人最渴望的是什麼?
出去玩!
孤、苦、蕭瑟,是高齡社會衍生出的景象;熱心人老吾老的活力,則繪出另一欣欣向榮的畫面。然而,若這樣的社會服務只是年節應景,也是杯水車薪啊……。
過年是全家團圓時的日子,獨居老人的處境特別引人關懷與同情。我們看到很多獨居老人的困苦與寂寞,但我們也看到很多民間熱心人士、公益團體和社福機構對獨居老人的用心與愛心。
場景一
沉默寡言老人笑了
過年前,南投縣仁愛鄉的警員訪視管區一位89歲的何姓獨居老人。何老先生住在一間破舊的矮房子,行動不便又沒人照顧,家中堆滿雜物、垃圾,又髒又亂,異味四溢。
這位警員看了難過,請來志工為何老生先家大掃除,整理環境,請醫護人員幫他健康檢查,又贈送白米等生活用品,讓老先生過一個乾淨富足年,沉默寡言的他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場景二
義工騎機車送年菜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洋洋,準備團圓過新年,台中縣新社鄉獨居的傅姓阿嬤卻特別感傷。她的丈夫在日治時代當兵被調去南洋後就沒有再回來,唯一的兒子又在一次意外中喪生,逢年過節是她最感覺寂寞的時候。
小年夜,她收到老五老基金會送來年菜,開心又感動。那天,致力獨居老人照護的老五老基金會,烹調了新鮮年菜,請志工騎機車送給住在偏遠山區的80多位獨居老人。
場景三
帶著92歲老父奉獻愛心
台中縣太平市頭汴山區86歲的林姓獨居老人,感覺今年過年非常溫暖。那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志工前來探視,幫他打掃、換床單,為他理髮、洗澡,並預先煮好了年菜。
頭汴山區離太平市有一小時車程,山路崎嶇難行,弘道志工要照顧該區的十多位獨居老人。志工賴泳安是客運司機,休假投入獨居老人服務,他還帶著92歲的老父賴水蘭去奉獻愛心。
場景四
情不自禁親老伴
72歲的「阿財伯」何石定,多年前骨癌開刀電療失敗,被迫把右腿鋸掉;兩個在外工作的兒子又因工安意外成殘,相伴半世紀的老伴也得了子宮頸癌。經營養鹿場的他,到現在每天還得柱著柺杖下田割牧草餵鹿。不過始終開朗的阿財伯卻不以為苦,還說「流眼淚也是過一天,高興也是過一天」。
在弘道基金會與南山人壽基金會的「圓夢列車」活動下,阿財伯帶老婆搭高鐵來台北,還去101與搭乘貓纜。在眾人起鬨下,興奮的阿財伯還當場親吻阿財嬸,贏得滿堂彩。
已經多年沒到台北的阿財伯說,前一天就興奮得睡不著覺,很高興有機會帶太太來搭高鐵、纜車、上101看風景。自己現在希望有一副新假牙,這樣吃飯比較方便,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好好照顧老伴。如果可以的話,下次還想帶阿財嬸搭飛機出國去玩。
熱騰騰年菜擺一桌
為了幫助獨居老人過年,伊甸基金會與OK便利商店合作募集年菜。有一位做小生意的陳先生,家境小康,獲知募集愛心年菜的活動後,先認購了一套1288元的年菜,想了一下,又認購了兩套。那天,伊甸志工和OK員工把熱騰騰的年菜擺滿一桌,邀請獨居老人圍爐,還為他們挾菜,讓他們感受圍爐的溫暖。
創世基金會今年募集了三千份年菜,送給全台各地的獨居老人。創世義工還幫獨居老人打掃家裡,並贈送衣物,還安排了表演活動,讓他們過一個溫飽又歡樂的新年。
及時送醫救回一命
年節孤苦老人需關懷,但平日更需照顧。今年冬天寒流一波波,獨居老人很不好過。嘉義市就有兩位七十歲的獨居老人因受不了寒冷而發病,幸好被人發現。
一位老先生罹患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兩腳無力癱倒在地,三天沒有進食。老太太則中風倒地,經消防人員及時破門而入,送往醫院才救回一命。
台灣已步入老年化社會,根據內政部去年十月統計,台灣老年人口達233萬人,其中獨居老人有32萬人。獨居老人的問題可能愈來愈嚴重,愈來愈值得重視。
研發養生老人餐
老人照顧需要用心,也需要大家一起來。今年二月中,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悟饕飯包、甘霖基金會、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研發多套養生老人餐,具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等特色,每套餐的熱量約六百至七百大卡。
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說,老年人口不斷增加,但餐廳有兒童餐,卻沒有老人餐;內政部列冊的獨居老人,委託社會福利團體送餐,部分地區一直有菜色和營養不適合老人的問題。
透過網路掌握老人情況
為了獨居老人的照護,台北富邦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與永和耕莘醫院透過新成立的健康生活管理中心,利用資訊科技建置「遠距健康管理系統」,在二月中旬啟動,大台北地區有60位中低收入獨居老人可免費享有這項服務,不必再擔心健康沒人照料,或在家發生意外時求助無門。
台北富邦銀行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白秀雄說,這項遠距健康管理服務將派個案管理師定期訪視獨居老人,監控他們的健康,讓他們不必到醫院就能得到醫療團隊全方位的照護;他們的家人甚至可以透過網路,隨時掌握家中老人的情況,並與個案管理師溝通。
老人最大的夢想:出去玩
台灣獨居老人最大的夢想是什麼呢?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最近公布一項「台灣獨居老人夢想調查報告」,台灣獨居老人的五大夢想依次是「出去玩」占33%,「獲贈物資」占18%,「身體健康」占17%,「親朋探訪」占12%,「親人平安」占9%。
這項對台北、台中、嘉義、高雄四地約一百名獨居老人進行的調查,顯示缺少親人陪伴的老人最希望能夠「出去玩」,他們出遊的首選則是「搭高鐵到台北,登上台北101」。
老人也要學習自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鐘國軒的看法,鼓勵獨居老人飼養寵物,因為這具有心理治療的效果,可使他們重溫「帶小孩」的日子,也讓他們在與寵物的互動中感到需要與被需要,覺得生活再度有了重心,不會孤單。
對獨居老人的照護,除了親友、善心人士、公益團體的愛心,及政府機構的努力、國家政策的完善之外,獨居老人本身也要學習自處。
人生難逃老、病、死,每個老人都希望有尊嚴度過晚年。因此,每個人在年老之前就要有「後顧之憂」,除了保健、儲蓄等外,也應該學習生死這門大學問,單獨、從容面對人生的老化和死亡。
事實上,老人愈不需要別人照顧,愈能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