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論壇--智慧可敲開失業的磚

俞振安/1111人力銀行總管理處督導 |2005.11.27
312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發布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今年十月國內最新失業人數總計為四十二萬四千人;失業率百分之四點零七,僅次於今年四月的百分之四點零四及一月的百分之四點零六,累計 一至十月平均失業人數為四十三萬二千人。

「官方」的統計數字,固有其調查依據,但是否確切反應出真實的失業率?如從經濟學上將失業區分為摩擦性失業、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及季節性失業等四大類深入剖析,事實上目前國內的失業率與整體經濟發展、投資環境、產業外移等諸多面向,有者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這也是政府相關單位在搶救失業率之際,不可輕忽的重要前提。

首先就產業面而言,不可諱言,近年來國內整體經濟發展受到全球競爭化日愈激烈影響,早已迫使不少廠商企業基於市場發展或是生產、商品成本等因素考量,相繼轉往海外或是大陸。尤其是扮演全球經濟磁吸效應的中國大陸市場,更是他們所選擇的投資標的。而國內有多少企業前往大陸投資以股票掛牌的上市、上櫃公司為例,根據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目前赴大陸投資的上市公司家數四百八十二家,上櫃公司則有三百二十一家,合計八○三家;這還不包括其他中小型或是未上市、上櫃的企業廠商在內。企業的易地而戰,將生產線、研發重心、產品銷售等重心逐漸移往大陸後,自然相對縮減在台灣人事的僱用。

企業外移,帶給國內就業市場極大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即為所謂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的後遺症。結構性失業,主要係經濟結構或生產技術變動太快,勞動者的技能失去市場需要所引起的一種失業,加上產業結構的轉變或區域發展的消長,導致求才需求與求職技能間產生落差性的失業。如一九七○年代,我國以紡織品為出口大宗;一九八○年代後,因電子與資訊產業興起取代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產業後,這種劇烈的產業結構轉變,使得部分勞工需要再接受新的職業訓練,才能找到工作。這一結構性失業在部分產業出走後,在國內情況已越愈明顯,使得不少藍領;甚至白領階級勞工失業。

再者則是另個值得關切的「教育性失業」(educated unemployment)問題。近幾年國內的教育政策走向,已朝向「大眾化」發展趨勢,新的大學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增加。不僅未配合產學整體發展需求,每年畢業生快速攀升,1111人力銀行今年九月底曾針對大學四年級生,進行「大四生涯規劃及畢業出路」網路問卷調查,發現竟有高達近七成的大學生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錯綜複雜的失業問題,除了國家整體經濟的政策制定考量;同時尚須兼顧全球經濟發展動脈。因此政府相關單位必須提出一套能因應大環境變動,可長可久的解決對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