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局成功研發克沙奇A試劑套組 敏感性達95%以上 無法定型的比率降至3-17%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衛生署疾管局自行研發的腸病毒克沙奇A病毒檢驗試劑,有助於正確判定腸病毒型別,也可大幅縮短檢驗時間。
台灣腸病毒流行病毒以克沙奇A(Coxsa ckie Virus Agroup;CVA)為主,並以CVA二、四、五、六、十及十六等血清型最為常見。但目前國外進口的免疫螢光染色試劑,只有CVA九、十六、二十四等三種型別,缺乏國內常見的型別,因此對於這些型別的腸病毒,必須以較耗時的基因定序法,或中和試驗法予以確認,從而造成診斷時間延誤。
疾管局副研究員林翠莉表示,中和試驗法需一個月才能檢出結果,基因定序法則需一天半的時間,而疾管局前後花八年時間,近日終於研發出CVA二、四、五、六、十等血清型的免疫螢光染色試劑套組。
林翠莉表示,二○○二年到二○○六年之間,無法確認型別的腸病毒個案約有百分之二十到七十八不等,這個試劑套組研發後,無法定型的比率降至百分之三到十七。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指出,此項研發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未來希望可以技術轉移或上市,預估產值可達數千萬,上市後至少有五億元產值。由於東南亞、東北亞也流行腸病毒克沙奇A型,未來或許可上市到日本、馬來西亞、香港等地。
林頂表示,試劑套組敏感性,可達百分之九十五到一百,可提高腸病毒診斷正確率,現已發送至國內十三家與疾病管制局簽約的合約實驗室使用中,對於正確判定腸病毒型別,及縮短檢驗時間,均有相當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