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騎著馬賽跑,說來並不稀奇,但人和馬比賽誰跑得快,就可算是稀奇事了。偏偏這世上果真就有這麼一項比賽,而且每年一比,一共舉辦過40多年,有趣的是,這期間人類一共只贏過2次(還有1次是3人接力後獲勝),其餘各次全部都是馬兒奮力贏得冠軍。
圖/©buzzmag
文/淳恩
人騎著馬賽跑,說來並不稀奇,但人和馬比賽誰跑得快,就可算是稀奇事了。偏偏這世上果真就有這麼一項比賽,而且每年一比,一共舉辦過40多年,有趣的是,這期間人類一共只贏過2次(還有1次是3人接力後獲勝),其餘各次全部都是馬兒奮力贏得冠軍。
閒聊中引發的好奇心
或許某些英國人的思惟,真的比較跳tone有趣。多年前,英國威爾特郡(一般稱「威爾斯」)中部的一個小鎮上,當地一位農場主人Gordon Green,偶然在他的酒館裡,聽見兩位客人在聊天。
其中1位客人說:「我圍著鎮上跑一大圈,速度幾乎可以和任何馬匹相等……」Green於是想著:如果人從馬背上下來,與馬兒一起賽跑,究竟哪個會贏?
越野賽群眾樂此不疲
為了得到結果證實猜測,1980年6月,Green決定大張旗鼓舉辦一場「人馬越野賽跑」,結果不意外的,馬兒贏得了該次比賽,1000英鎊彩金保留給下屆冠軍,成功留下了這個每年舉辦一次的傳統,至今42年過去,當地人樂此不疲圍觀喝采,參加的人和馬,也年年發揮運動精神,全力衝刺奪得佳績。
整段長達34.5公里的越野過程,並非是平整的跑道,而是一段山巒起伏的路程,過程中要經過多山的農場小路、人行道、林間小道和空曠的荒地,甚至還要爬一段長達1.4公里的山坡,爭勝過程既挑戰又有趣。
馬兒上山容易下山難
正如俗話所言:4條腿動物多半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大會代表Bob Greenough表示:「比賽路段有很多爬坡和下降,這不論對跑者或是馬兒,都是很好的考驗,因為非常不容易。」通常馬的優勢在爬坡,卻不喜歡下坡,因為馬兒在下坡時,重量容易用在身體錯誤的地方,導致牠們受傷。
無論如何,馬有4隻腳,人只有2隻腳,馬兒跑得比人快,似乎不是太奇怪的事。但因為這項比賽的目的,重點在於過程中的趣味,不在於快慢輸贏,所以參與者十分熱衷於此活動,並不因為人腳少於馬腳,「一起步就輸在起跑點」,而拒絕參賽或在路程中躲懶,反而參加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長跑愛好者終於奪冠
根據比賽規則,除了有500~700名個人報名外,另有50~60對乘騎組(馬背上有騎士控制方向),和60支接力隊伍參賽。換句話說,其實真正的競賽,是個人跑者和騎著馬的騎士進行競賽,只是多年來,冠軍的榮耀全都歸於馬兒,紀錄保持大都維持在2小時又5分左右。
跌破眾人眼鏡的是,2004年6月12日,在第25屆人馬賽跑中,27歲的業餘長跑愛好者Huw Lobb,以2小時5分19秒的時間,比乘騎組早2分鐘抵達終點,首次以個人身分擊敗馬跑族(該次比賽一共有40對乘騎,及500位個人選手參加),創下賽史紀錄,也獲得累積25年的待領獎金,共25000英鎊 。
人類體能腳力非弱雞
無獨有偶,2007年,另一名個人選手Florian Holzinger也奮力獲得個人冠軍,把馬兒比了下去。而早在2001年,也有一個3人組接力團隊,比馬兒更快抵達終點,可惜由於並非由1人獨立完成競賽,因此並未獲得當年的總獎金,直到2004年,才毫無懸念由Lobb,憑一己之力贏得勝利,獨得全部獎金。
而從歷屆比賽看來,2隻腳的人類,其實也並非想像般「弱雞」,事實上,曾有連續多年,第2名佳績的保持者,都是人類而非另一匹馬。例如1999年參賽的克洛斯達,只比馬慢1分鐘衝過終線,當時他的成績是2小時17分,創下這項賽史人類選手的最快紀錄。
吸引好手年年來參加
克洛斯達當時年為33歲,出賽的前1個月,剛從伊拉克戰場回國,身分是前海軍陸戰隊員,超強的體力讓他差點就把馬兒給硬生生比了下去,此後他連續5年參賽,幾乎都由他拿下第2名,而他所寫下的個人紀錄,直到第6年,才被Lobb以2小時5分刷新。
這項活動在2020年疫情前,每年約吸引650位選手和60匹馬與騎手參與賽事,一直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年度盛會,更吸引眾多耐力(馬拉松)選手參與,人和馬的差距時間,從半小時到幾秒不等,同時,比賽規則及保護馬兒的措施,也隨時代進步,愈來愈周全。
每年在比賽前,所有參賽的馬兒都必須經過獸醫的3次檢查,其中還包含心率監測和健康狀況檢查。而比賽過後,為了避免馬兒受傷,主人也會小心檢查,期待馬兒來年還能上場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