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在睡覺前花了很長的時間講電話,直到喉嚨又乾又渴,話都說不出來了才心滿意足地上床?還是每晚得看完一部恐怖片,才能將自己累得拖上床;要不就是習慣性和另一半在睡前吵架,氣呼呼地在床上翻滾入眠。
帶著前一晚的情緒入眠,第二天還沒睡夠就給鬧鐘叫醒,急急忙忙起床,趕著打理家人的早餐、忙著帶小孩上學,自己還得趕著上班打卡。直到進辦公室之前,心中還「殘留」昨晚的負面情緒,大大的影響一整天的上班心情。
結果就是上班的壓力還沒紓解,睡前的情緒就又嚴重地影響心情,一直不斷惡性循環,長時間下來,心理就容易出問題。
睡眠其實是一個舒緩壓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許多研究潛意識的心理學家都認為,我們應該更重視睡前的心情及思想狀態,才能充份利用夢境中的潛能,營造出有利的契機。而在睡前及睡醒的短暫時間所產生的心念,最容易進入潛意識當中,並被保留下來。
睡覺前最好讓自己心情保持平靜,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靜心呢?以我研究靜心多年的經驗與讀者諸君分享:
1.睡前少說話,說話難免會動「氣」,這裡的氣指的是各種情緒。
2.放一段心靈冥想或大自然音樂,讓靜心音樂在房間自然流洩,配合呼吸做冥想。不是要你天馬行空地亂想,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眉心與丹田,慢慢地做呼吸吐納的動作。
3.幾分鐘的冥想後,配合音樂做床上柔軟操,所有的動作都是以慢動作進行,這是為了幫助舒緩四肢、放鬆全身肌肉為目的。
4.最後再進行幾分鐘的冥想,以達到最佳的靜心狀態。
試著把握每天的睡前一念,為自己的情緒做掃除工作,如此就能懷著希望入眠,為明天的工作做最充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