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壞
一個陰雨天,辦公室來了一位家長,語重心長地向我吐露憂心的問題,用凝重的表情吞吞吐土地說,她想讓女兒轉學。
「這樣可好?」我問。
「不然呢,該怎麼辦?」
「哪裡跌到,哪裡爬起來。」
若非因搬家不得不轉學,其餘泰半都是為學生個人的因素考量。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家長都抱持「換個環境就好」,新環境、新希望,重新開始總不是一件壞事。
確實是這樣嗎?但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也是一步險棋。
一來,根本問題未釐清,轉學後,真的可以重新開始嗎?
二來,創傷的陰影依然在孩子的心靈暗處滋長,罣礙未除,恐怕難有改變的可能。
三來,進到新環境,同樣避不開與師長、同學之間的相處,若不幸重蹈覆轍,又讓孩子情何以堪呀!
為免顧此失彼,因應之道還在於應有一套理性且可依循的處理步驟:遇到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並持續檢核、修正。
遇到問題:以平常心面對,才不會亂了方寸。
了解問題:依序分析各個環節,找出癥結所在。
解決問題:找出對策略,沙盤推演,一一化解核心問題。
簡言之,不要一味逃避問題,喪失了原本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的機會,畢竟人生旅途很長,本就充滿了各種困頓與挑戰。
如果不是因為搬家之故,為何一定要轉學呢?轉學前後相比,孩子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或者,依然存在著過往的問題?
況且,人生就像是一條單行道,雖然隨時可以決定上車、下車,但往往錯失了一班不太擁擠的車,結果之後卻是班班客滿,根本擠不上去。
怎樣做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或許難以下判斷,也正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這樣可好?」我拋出問題。
她堅決地站起來,微笑望向我,並且恭敬地鞠了個躬,釋懷地走出辦公室。
我眺望長廊,陽光不經意灑下,篩了金黃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