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同舍】經過,不要錯過

文/妙凡法師 |2022.02.27
2064觀看次
字級

文/妙凡法師

今天上午從舍衛城托鉢回來,阿難交待我:「羅睺羅,春夏蚊蟲多,佛陀指示送一些香料給幾位尊者,他們平常忙於弘法、上課,恐怕忘了跟總務申請。」我一一記住阿難交代的尊者名字,送到舍利弗的精舍時,正巧目犍連也在,舍利弗說:「羅睺羅,我和目犍連尊者討論法義,你坐下來等一會兒。」

「是。」他們一來一往討論的很熱烈。

目犍連說:「舍利弗,對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您會怎麼開示?」嗯,不可得,那還有心嗎?

「不好說。」舍利弗頓了一下,說:「不過,還是可以說。」舍利弗大致是說: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慣性的時間分別,緣起無自性,遇緣而有,遇緣而滅,都會變的,一味的執著分別只是徒增煩惱;練習「無住生心」,安然活在當下,善緣擴大,障礙自然遠離我們。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目犍連說:「舍利弗謝謝您,要把佛法說得給人聽得懂,真是太不容易了,我真怕沒講好,結果聽的人愈聽愈迷糊。今天先講到這裏,我先走了。」

我連忙站起來,說:「尊者等等,佛陀有防蚊蟲的香料要送給您們。」我連忙把手上的香料遞過去。

目犍連高興的說:「太好了,心想事成,我才想去總務那裏申請,謝謝佛陀,羅睺羅也謝謝你特地送過來。」

目犍連走後,我說:「尊者,剛剛您和目犍連尊者討論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是在討論《金剛經》嗎?」

舍利弗一面擺好香料,一面說:「是的,目犍連尊者最近有一場佛學講座,他要開示生活的般若。」

我說:「是喔!那像我常常都會想東想西,這是哪一種心?」

「來,你坐下來。」舍利弗遞給我一杯水,還有一盤點心:「你現在比較需要點心。」哇,是我愛吃的印度抓餅,我不客氣的就吃了起來。

「慢慢吃,不急。」舍利弗看我吃得急,連忙提醒。

吃完後,我又問舍利弗:「想東想西,到底是哪一種心?」

舍利弗說:「攀緣、煩惱、習氣的妄心。」

我又接著問:「好吧!剛剛您說無住生心,活在當下,我不太懂。」

舍利弗反問我,說:「吃點心時,你在想什麼?」

我老實說:「好好吃喔!可惜只有一塊,如果多二、三塊,我就可以帶回去給阿難吃了。」和舍利弗一起,我可以天南地北的說,無需隱瞞我的想法。

「這就是我們四處攀緣的心,一刻都讓人不得安寧,所以說要無住生心──活在當下。例如,打坐時,專注於呼吸;吃抓餅時感受食物的滋味;見面時真誠相待,從容不迫。經過不錯過。」舍利弗說:「一般人習慣攀緣,不容易專注於當下,吃飯時東想西想;走路時,東張西望,經過都錯過。」

我認真的說:「我得常常告訴自己的心『回來、回來』。」那四處奔跑的心,肯定又累又煩,但是早已習慣的我們,從來不覺得。

「修行,是經由般若的自覺,把往外攀緣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帶回當下,專注現前的事情,久而久之,由定生慧,就不會和煩惱、習氣相應。」說到這裏,舍利弗拿出一包抓餅,說:「給阿難的。」

我說:「謝謝尊者。」待會兒給阿難抓餅時,我要考考他,《金剛經》說三心了不可得,請問,你的心在哪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