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也要他律
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管中祥:比起香港媒體頭版大篇幅照片報導,台灣媒體對此事件稍有節制。其實要求商業媒體自律不太可能,自律通常要靠他律的力量,近年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的監督,以及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與媒體簽訂自律公約等,民間團體的力量給了台灣媒體壓力,讓他們自律,雖然台灣新聞的深度不足,但是在個人隱私報導自律的確有進步;而香港媒體長期八卦化,近年雖有另類傳媒發展,但是少有民間團體的監督力量,頂多是藝人自行發起的保護行動。這類八卦、侵犯隱私的報導除了當下傷害當事人,更可怕的是對閱聽人觀念的影響,網友散佈照片可能單純為了好玩,媒體則是為了利益,但這樣的討論、報導卻可能讓閱聽人合理化此類行為,認為揭人隱私、八卦沒什麼了不起,其背後對社會的傷害是更大的。如果懂得對人權以及對人尊重,自然有能力判斷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要避免這類事件一再發生,最根本的人權、生命教育都需要不斷加強。
侵犯隱私就是不對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社會學院院長林燕卿:陳冠希這次的事件對青少年來說雖然是個負面教材,但父母卻可藉此作為機會教育。藉由這次事件告訴孩子對自己負責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年少而輕狂,更不能對感情抱以隨意看待的態度。尤其這次的照片事件會鬧得如此沸沸揚揚,主要原因是因為有心人竊取照片加上網友的四處下載傳送所導致,因為父母更有責任要讓孩子知道「侵犯他人隱私就是不對」,即使是下載傳送照片也都是偷窺他人隱私的行為,如此一來才能避免讓孩子跟著網友在網路上隨波逐流、誤觸法網而不自知。
不能把感情當遊戲
南新國中輔導主任吳秋萍:現代年輕人普遍早熟,兩性交往的年齡比過去來得早,但也因為如此讓很多年輕人在對兩性關係還沒有正確認知前就糊裡糊塗和對方發生性行為,甚至有女生被男生要求模仿情色片中的不雅動作以及拍攝裸照等,結果後悔莫及、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所以,這也是「兩性教育」的重要性所在,老師和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建立他們勇敢說「不」的能力,避免「約會強暴」的發生。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導孩子用嚴肅認真的態度來看待兩性交往,培養對自我負責的能力;絕不能因為一時的意亂情迷就任意發生性關係,把感情當成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