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寒神器 暖暖包之前世今生

 |2022.02.22
549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這波寒流低溫,且夾帶風雨,有些民眾穿大衣還不夠,還需要暖暖包,說到現代禦寒神器暖暖包之前世今生,就要從中國古代炭火盆以及充滿藝術感的暖手爐說起,美觀又實用,到了近代,日本及歐美又衍生出懷爐,1975年之後,日本相繼開發出一次性的暖暖包。

自古以來,寒冬取暖是生存法則,「炭火盆」是古代比較通用的取暖方式,上到王公貴族,下到普通老百姓,都會使用火盆,堪稱取暖標配。

古代取暖神器 炭火盆暖手爐 

故宮典藏的清代畫作中,〈清 郎世寧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及〈清 弘歷歲朝行樂圖〉,描繪過年時候,天氣雖寒冷,皇帝與眾多皇子圍著炭火爐坐於廊下,有些皇子則玩著爆竹,眾人在溫暖火爐旁,享受天倫之樂。

〈清 雍正十二美人圖·裘裝對鏡 〉,一名古代貴婦一隻手對鏡梳妝,另一隻手不離暖手爐,寒冬生活很愜意。圖/取自微信美術報

除了炭火盆,能帶著走的鑾金手爐更是古人最愛,瞧那故宮所保存的暖手寶貝,可以看到清代王公貴族使用的暖手爐,不僅實用,更有精緻龍鳳鎏金的藝術感,只能說古人太能將生活用品藝術化了。

〈清 畫琺瑯三陽開泰紋手爐〉,充滿藝術感。圖/取自微信美術報

此外,日本暖手爐歷史也很悠久。例如江戶時代的「溫石」。據說,當時的人們用火盆或開水燙熱石頭,用布包起來使用。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敷在患處減輕疼痛,甚至還有減輕饑餓感的效果。所以懷石料理的由來也被認為是「按照懷裏抱著溫石的程度吃飽肚子」。

明治時代出現了在容器中燃燒麻、穀物或碳粉的「懷爐灰」。從大正時代進入昭和時代後,人們開始使用以油類為燃料的懷爐。

20世紀,懷爐利用易燃的液態揮發油和金屬的化學反應產生熱能,由於會過熱,因此會用布包起來使用。後來有許多製造商生產,所以很快就普及化。

現代懷爐種類大致可分為三種,凝膠型比較類似熱水袋,是注入凝膠等保溫材料製成;充電型的是利用電發熱,又被稱之為「暖暖蛋」。

而要真像個「爐子」的,就是燃料型懷爐,材質有銅、銅合金、鐵、鋅合金等,需添加燃料與內裡的「觸媒」發生作用。

一般來說,燃料型懷爐的發熱溫度、耐久度、能源效率等特性,都優於其他種類的懷爐。

一次性暖暖包 源於日本發明

1975年以後,日本相繼開發出使用一次即可丟棄的暖暖包。這種暖暖包只要將隔絕空氣的特製袋子打開後,暖暖包就會和空氣接觸產生化學反應發熱。

一次性暖包有可以貼在衣服上、放在口袋隨身攜帶、也有腳底專用的暖暖包。貼式暖暖包可以延續12至14小時,非貼式可延續18至20小時,大約50度到68度的發熱程度,讓身子保暖,在寒冬外出攜帶非常方便。

圖/資料照片

貼式暖暖包可以貼在想要取暖的地方,如果以人體構造來看,腰部下方和臀部上方有個部位叫作「仙骨」,仙骨指的是尾骨上倒三角形的骨頭,位於骨盆中央,與脊椎骨相連,也可以說是身體重要的支柱。

對女性而言,仙骨與韌帶、子宮相連,從後方守護著子宮與卵巢,堪稱生命之骨,因此暖暖包貼在這邊可以使整個身體更容易暖和,而且據說可以有效緩和腰痛或女性生理痛,使用者可以試試看。

暖暖包小常識

1、暖暖包內含鐵粉,接觸空氣會氧化、產生熱能,善用夾鏈袋、隔絕空氣,下次可再使用。

2、暖暖包靜置,就能延長使用時間,使用時輕搖幾下,便可發熱。

3、皮膚長時間接觸易紅腫、起水泡,最好隔著一層衣服使用,且要定時更換貼的位置。

4、活性碳有除臭效果,鐵粉及蛭石能吸收水分,可將用過的暖暖包放在鞋櫃、衣櫥,去味除溼。

圖/123RF

星雲大師暖心小語


寒冬送溫暖,挫折失望的時候,
更應該給人幾句溫暖的鼓勵。
佛心就是暖心、慈心、善心;
人有了佛心,自然就會散發暖意,
溫暖人間,成為溫暖的人生!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溫暖;
有生火的地方,就有溫暖;
有好話的地方,就有溫暖;
尊重、好話、笑容、愛護,都可以製造暖意。


真正的暖流是從心意發出,
所以心像電廠一樣,
能發出一點暖意給別人,
比陽光、電器的產品還更重要。


太陽因為照射熱能而給人溫暖,
花朵因為散發芬芳而令人喜悅,
大海因為包容萬有而被人重視,
人生因為積聚慈悲而受人尊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