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提供職能復健 1年助600名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2022.02.22
1482觀看次
字級
今年5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職災勞工的職能復健等服務將逐步轉由經認可的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提供更具近便性及在地化的服務。左起為高雄長庚醫院職能治療師、勞動部職安署職災勞工保護組組長林秋妙、成大醫院職能治療師康鈞雅。圖/葉冠妤

【本報台北訊】近日苗栗職災勞工截肢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社會大眾看見職災勞工重返職場的艱辛。勞動部指出,目前職安署補助全台24個專業機構,提供職災勞工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訓練、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職務再設計等職能復健服務,協助職災勞工儘速重返原職場。每年服務約600名職災勞工。

高雄長庚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張瑞昆表示,與一般醫療復健不同,職能復健是試圖以最快速度讓傷病勞工恢復最大功能,並以最少風險讓傷病勞工重返工作,治療重點放在加強職災勞工執行工作的能力重建、調整工作與工作環境;成大醫院職能治療師康鈞雅也說,職能復健會分析個案的工作性質,量身設計出符合個案的復健方案。

張瑞昆舉例,一名飯店楊姓廚師在下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主動脈剝離併雙側血胸、左股骨幹開放性骨折、右腕骨折、第四及第五胸椎骨折等嚴重外傷,楊先生受傷5個月後生理狀況趨於穩定,轉介接受職能復健,由於廚師需久站烹調及搬運果菜,工作能力強化訓練重點會放在提升核心肌群能力及省力負重技巧,訓練後期更設計烹飪工作模擬。

張瑞昆強調,在楊先生的案例中,除了個案本身有強烈的復健動機,對復工也有正面期待,雇主配合度高也很重要,讓楊先生歷經災變8個月後得以順利重返職場。

勞動部職安署職災勞工保護組組長林秋妙指出,現行職災勞工職能復健開案標準相對嚴格,待今年5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職災勞工的職能復健等服務將逐步轉由經認可的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提供更具近便性及在地化的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