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笨又醜,但是我當了半輩子的命理輔導,卻愈來愈成功。」一位命理大師罹患肺癌轉移癌症末期,雖然有點費力,卻仍堅持要小聲地跟我及護士小呆說他的人生。
「您學過心理輔導嗎?」
「沒有!從小我就是一個被認為不聰明的小孩,長大後也只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小職員。雖然我拚命工作養家,但是很奇怪的,就是沒有辦法滿足家人的要求,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很窩囊的人,直到我被迫逐出家門後…」
病人沉默了好久都沒說話,我也跟著沉默一陣子後才說:「想不想說說看,您如何從一個上司稱讚、同儕信任的公司小員工,搖身一變而成為『命理大師』呢?」
「我的學歷雖然不高,但是,我用很多的心血在人際關係的研究。」
「而且您的學歷和『命理』根本扯不上關係,為什麼您的客戶卻那麼多呢?」
「因為,我每次都會從心底,確確實實的同感那些找我問命理的人;我會深入的將心比心,了解這個客戶的人格特質,以及為什麼他做這種事情不會成功?或為什麼他和某種人合不來?」
「同感心?」
「我是『同感』客戶的人生境遇,設身處地的感受客戶的痛苦與無奈,甚至思考以客戶的各種條件,選哪種路對客戶的未來最好?」
「看來您比較像是『心理治療師』,而不是『命理師』?」
「有時候當我為客戶找到,因為客戶的基本人格、價值觀所產生的問題所在時,我甚至會高興地為客戶流下激動的眼淚。」
「所以您重視的是幫人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能從中獲得多少?」「嗯!」「您的命理分析,指點迷津每次都收費多少呢?」
「並不多,隨意就好,沒有也可以。可是,我的客戶幾乎都是在第二次、或在第三次找我之後,才把幾次的『紅包』一次付給我。有的人每次來找我時,還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就像回娘家一樣高興。」
出了病房,護士小呆問我說:「他為什麼都那麼喘了,還堅持要跟我們說這些呢?」
「因為同感心對安寧團隊很重要,他想傳授我們一些他的人生精華吧?」
阿呆小聲地問我:「為什麼一個沒高學歷的命理師,卻可以改變這麼多人的命運,讓別人的生活變好,也賺到財富跟人際關係呢?」
「妳猜猜看?」
「因為他很會同感別人,也很會操作同感心?甚至很會投入角色扮演?」阿呆把教科書那一套講給我聽。
「對!但同感心更重要的是,在同感別人時,並不是單純為了『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處境』,也並不是只為了『穿上別人的鞋子』看看而已。」
「那目的到底是什麼?」
「就像我們安寧團隊人員,對病人使用同感心的技巧時,目的並不只是為了『使用同感心』,而是透過同感心,讓病人知道『我們知道病人的心境』後,願意信賴我們,一起找出各種辦法,解決難題。為什麼要熟悉同感心?為什麼要使用同感心?其實終極目的是-『成就同感心』。」
「『成就同感心?』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最初那顆透過同感心的運用,想更有效幫助受苦受難人的初心-叫做『成就同感心』!記住,是像菩薩一樣透過各種方法,但目的是助人的那顆心!」
(本文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