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一月二十五日文先生投書,軍史館「戰甲車發展史」特展錯誤百出一事,筆者參觀後,以為該展主要目的為介紹聯勤單位任務及特性,並以戰甲車發展史歷程概述,重點置於國人自力研發之雲豹甲車上,「戰甲車發展」為帶至輪甲車之過場介紹,並非展出重點。另,「以模型、圖片敷衍了事」、「錯誤甚多」一事,查閱「兵器戰術圖解」第三十六期(二○○七年十二月出版),尖端科技二○○八年一月、戰鬥王二○○八年一月等坊間軍事雜誌報導,均表示展出適當,且並無提及錯誤。
文先生稱發現「將近十處錯誤」,顯與坊間軍事雜誌所見相左。以模型、圖片陳展並無不妥,筆者參觀過世界將近三十餘座不同規模的軍事博物館,也想不起來那間軍事博物館,能在約二十坪大小的參展空間裡,變出除了模型、圖片等等之外的花樣。況且該特展還展出零件、車輪及鋼板等實品,並佐以多媒體展出,實足豐富。文先生所提及的CM一一戰車被寫成M四一,非屬該特展內展品,為館內常駐展的看板,相信軍史館的業參們,會依年度預算檢討重新製版更正。隨意剪張紙貼上去,筆者認為這才是敷衍的行為!相信此舉也不會為文先生所認同。
事實上,國防部已多次透過營區開放,與國防展示的活動,讓全民參與國防,瞭解國防。此間計畫要素就在交通便利與觀展人口稠密性,若按文先生所言,隨意找個「閒置廢棄營區」安置,不是個妥善的作法。
林俊安(台東市/陸軍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