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急性病毒A肝爆增 疾管署籲:少生食生飲

 |2022.02.15
1242觀看次
字級
莊人祥說多起泰國移工感染急性病毒性A肝,可能是太想念家鄉食物,生食了受汙染的食材(泰國傳統飲食示意圖)。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疾管署15日表示,近期急性病毒性A肝病例明顯增加,超過6成個案來自泰籍移工,呼籲即便太想念家鄉菜,也要避免生食生飲。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依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年同期11例(皆為本國籍民眾)顯著增加。

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18例為泰籍移工,分別為桃園市10例、台中市3例、台南市2例及新北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各1例。換句話說,超過6成病例是泰籍移工,經疫情調查發現,多數病例具有生食習慣,例如攝食受汙染的食材。

莊人祥說,泰籍個案間多數沒有明確關聯性,即使是同公司員工,也沒有共同住宿或共食習慣,推測可能是移工想念泰國家鄉食物,曾到特定商店採購食材,研判其中有食材受污染遭生食,個案傳播鏈仍待衛生單位進一步調查。

莊人祥表示,將由地方勞動部門協助衛生單位向移工進行衛教;另外,若移工住宿出現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住民有共用衛浴環境,衛生單位將針對可能感染的高危險暴露者列冊,提供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苗接種。

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落實正確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處理食材時應將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生食生飲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餐點,聚餐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並建議無A型肝炎保護性抗體者,前往醫療院所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說明,病毒性A型肝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受病毒汙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手部接觸到帶病毒者的糞便後,如未澈底清潔雙手,再接觸食物或口部也可能造成間接感染。

A型肝炎潛伏期約15至50天,平均為28至3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大多數病例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具有免疫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