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循環 三思而後行
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惟靜法師:從佛教的觀點來說,無論是殺生還是綁人都要背負很大的因果,正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為了金錢而綁架別人,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足自己對金錢的欲望,但長遠來看,當事者承受許多無形業報,這樣的業報將會跟隨著加害者到下一輩子,陷入所謂的因果循環中。佛教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要拿起屠刀殺害別人前,也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而做出悔恨一生的錯事。
後果沉重 悔不當初
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更生團契投入監獄輔導教化工作多年來,常可見到許多受刑人為了他們過去所做的錯事而懊悔不已、常覺得自己悔不當初,在這些受刑人心中,他們不只對被殺害的當事者及家人深感歉意,也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孩子及親朋好友。他們告訴我,「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他們現在絕對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衝動、不懂事」,從他們的口吻中,我知道他們是真心想要悔改,也希望得到被害者及其家人的寬恕。我相信,從這些受刑朋友的心路歷程中,更讓大家清楚看到,傷害他人所要背負的沉重後果。
法律制裁 良心也受譴責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副秘書長蕭家振:站在一貫道的立場,向來講求「護生」的觀念,就連花園裡的一草一木都要小心愛惜,更何況是一個人的生命。我們常告訴道友,不只要愛護自己的生命,更要愛護別人的生命,一個殺害別人或是綁架他人的人,不但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良心上也會因為受到譴責而一輩子不安,這種內心所承受的痛苦常比坐進監牢還要來得苦上許多,因此,站在宗教觀點,是絕對奉勸每個人「歹路不可行」,同時還要多行善助人,才不會枉過一生。
避免悲劇 從預防機制做起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督導邱永明:我認為要避免像殺人、綁架這樣的悲劇一再發生,得從預防機制做起。我從前往台北少年觀護所輔導青少年的經驗來看,我發現這些做錯事的青少年本性都不壞,只是因為家庭不溫暖、加上交到壞朋友、誤入歧途所導致,因而讓他們缺乏正確價值觀的判斷力,因為一時衝動或貪圖名利而做錯事,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所以,我一直覺得家庭教育與輔導教育很重要,這部份可以藉助國內許多宗教團體的力量,發揮心理輔導的功能、讓這些迷失人生方向重新感受到人間的愛與溫暖,防患於未然。 (記者羅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