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轉行 陳茂雄找到心方向

文/張瀞文 |2022.02.15
3536觀看次
字級
陳茂雄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要做到不能做為止。 圖/林伯東
50歲才從外商高管投身成為諮商師與企業教練,陳茂雄(左)很感謝太太的支持。圖/陳茂雄提供
50歲重回校園的陳茂雄,是國內少數擁有高階管理人經歷的諮商師。圖/陳茂雄提供
66歲的陳茂雄(左),做著夢想中的工作,又晉升為外公,非常喜歡目前的生活。圖/陳茂雄提供

文/張瀞文

過去100年間,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30歲,該如何善用這30年活出新生命?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提出「第三人生(Third Act)」概念,她認為人生有三個時期,第一人生依賴他人成長;第二人生發展獨立自主;到了第三人生,是獨立又能彼此依靠,能助人、傳承、貢獻自己的人生階段。第三人生不會自然發生,要自己去開創,也要提早準備。台灣企業教練的先驅陳茂雄在50歲時重新認識自己,揮別外商主管選擇重返校園,取得諮商心理師資格,跨入企業教練的專業之路,展開助人又自我實現的快樂第三人生。



「抱歉遲到了,我早上臨時去出『阿公任務』。」採訪當天,陳茂雄一趕到採訪約定點就致歉,66歲的陳茂雄有著樸實誠懇的微笑,相較於網路上年輕時的照片,眼前的他臉部線條更柔和,溫潤和煦像電影裡充滿人生智慧的智者。

陳茂雄是台灣企業教練的先驅,兩岸三地知名的企業主管教練,輔導過台積電、HP、Dell、3M、輝瑞藥廠等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是國內少數擁有高階主管經驗的諮商心理師,出版了兩本書,在企業教練領域有著被認可的專業和自我品牌,卻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一直是自由工作者。

「有想過成立公司嗎?」記者問。「有人建議過,但我覺得目前這樣很好,人生很自由。」陳茂雄這樣說。

開創出自由自主自我實現的第三人生,陳茂雄花了許多時間。

50歲之前的陳茂雄,是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到美國取得MBA學位,回台灣後在IBM工作,33歲就當到高階主管;工作表現優異、升遷快速、薪水優渥。

但困惑也跟著陳茂雄的職涯一路攀升——40幾歲開始,他發現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消褪了,年輕時談起工作的眉飛色舞不再,他不喜歡失去方向的自己,因此離開原本的公司,但是輾轉換了兩個工作場域,仍尋不回昔日熱情。

轉當企業教練  

專業獨特

他一邊工作一邊尋找「天命」,他問人、看書、上課,甚至到處算命,直到上了自我探索的課程才明白,他一直不夠認識自己。於是在50歲那年,他重回校園當全職學生,念諮商心理學士,並取得諮商心理師的資格。

進到諮商領域後,陳茂雄驚喜發現教練(Coaching)這個領域,巧妙結合了他心理諮商專業與高階經理人經驗,他因而在企業教練尚未盛行的年代,走出了自己獨特的專業之路,成為台灣第一個同時擁有高階經理人資歷與諮商心理師證照的企業教練。

50歲轉換人生跑道,何時才要退休呢?陳茂雄笑著說:「我會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他太喜歡自己的工作了——當案主經過諮商後找到面對情感的慣性,調整後終於不在情感裡受苦;當上市公司副總經過會談後發現工作盲點、改變溝通模式,進而發揮潛能,提升自信與領導效能。這些協助他人轉變與成長的時刻帶給陳茂雄莫大滿足。

現在回頭看,陳茂雄終於懂了,原來他真正喜歡的是與人有關,可以和人產生深刻連結的工作,年輕時的他從事的並非最喜歡的工作、最擅長的事。

活出意義 從懂自己開始

而也是到這個年紀他才領悟到,人生沒有所謂已定的天命,與其去「尋找天命」,不如投入每一天去「活出意義」。他建議中年感到困惑的讀者,從認識自己開始,並且從父母、子女、朋友、主管等各種人生角色出發,「以終為始」為每個角色找到目標,規畫自己的人生藍圖和個人使命。但所有改變,也要顧及現實與經濟考量。陳茂雄轉換跑道前曾和太太溝通過,兩人也盤點家中財務狀況才下定決心。

「現在是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現在的陳茂雄,是3歲及1歲可愛小孩的外公,用專業做著喜歡的工作,享受著「助人最樂」的人生。



擁有健康身體 發展第三人生

社會企業「銀享全球」近年持續倡議「設計第三人生」,認為豐富的第三人生必須涵蓋健康、財務、關係、學習、自我價值展現等多個面向。在陳茂雄眼中「理想的第三人生」又是什麼模樣?他引用「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認為能夠擁有正向情緒、有全心投入的任務、深刻的人際連結、感受到生命意義及成就感時,就擁有幸福人生。

「但這樣的人生必須預先做準備,不要等退休才思考,愈早開始愈好。」陳茂雄同意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想法,認為人會害怕死亡,是因為人生有遺憾,他鼓勵大家去完成未竟之事,讓人生遺憾減到最低,但追尋過程必須保持自我覺察,找出阻礙自我的慣性,學會減法與放下,聚焦生命真正想完成的事。

陳茂雄笑著提醒,無論計畫是什麼,都別忽略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我不怕死,我怕死不了。」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發展第三人生的地基。

關於第三人生,銀享全球執行長蔡昕伶強調,第三人生是生命階段而非年齡的概念,每個人的時間點不同。

以她自己為例,她目前是1歲及4歲幼兒的媽媽,「我要進入第三人生至少還要15年,那時孩子大了,我的照顧責任沒那麼重了。」她喜歡用「爬山」的隱喻,「當我爬完一座山,接下來的旅途要往哪裡走?」

無論目前的人生之山是哪一座、要邁向哪一條新旅途,都可以提早準備。蔡昕伶建議,思考第三人生的模樣時,可以先從在求學及工作時的任務中,能夠展現的自我價值和意義感的部分去思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