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推動邁向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去年九月聘外籍教師,入境期程因疫情延宕至今。教育部昨宣布,今天起開放一千一百五十六名已取得聘約的外籍教師申請入境,將到各國中小協同教學,約每三校配一師。教師團體建議教育部擬定更細緻策略,讓各校知道雙語教師該教什麼、如何協同教學,才不會浪費師資。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指出,首批外籍教師主要前往國中任教,幾乎每校都有一人。除投入雙語實驗學校,也教授藝術、健康與體育、科技等課程,或與其他科目教師協同教學。正式上路後,預估外師還得與本國教師磨合一段時間,才能運行順利。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認為,各校如何運用外師資源,教育部應提供更明確原則。有些學校規畫外師教藝能科,但外師不一定具備相關專業,恐難勝任。建議教育部提出相關報告,說明外師與中師如何協同合作,才能提升學生語言認知和理解能力,讓第一線教學更有憑據。張信務說,教育部除聘外師,還要提升師資培育量能,致力培育本國教師雙語教學力,才能走出適合台灣雙語教育模式。
針對雙語教師人數少於學校總數,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解釋,一一○學年聘一千一百五十六名,已比往年多,有些地方政府還另外聘師。各地區設有英文資源中心,將安排外師巡迴教學,努力讓各校都能享受外師資源。
教育部表示,日前逢春節,大量返國人潮影響國內檢疫量能,配合採取入境分流措施,今天起開放取得聘約教師來台,來台前應取得航班時間前兩天的核酸檢驗報告,及完整疫苗接踵證明,並事先安排好居家檢疫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