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取代了價值理性,將人類的生活截然的畫為事實層面的公共領域和價值層面的私人領域,進入了以人的欲求主導的時代。擺脫舊文化,闖入新時代,這個新社會,是「人需要什麼,社會就要提供什麼,視顧客為上帝的利益導向商業社會。」在這個社會,追求個人欲求的滿足,是絕對的正當。
工具理性也好,科學文化也好,只不過是一種手段,並非目的;本來就只是處於被人類利用的地位,透過這個手段,以滿足對各種物質的需求而已。而今卻反客為主,手段變成目的。
事實層面和價值層面分離的結果,使生命意義多元化,終極價值個人化。也消解了統一的原始世界秩序,和依附這個秩序而建立的價值原則。人類生活也畫分為兩個不同層面──事實層面和價值層面。
依工具理性原則建立的,是事實層面的生活,是公共領域,人類在其中一切的行為,都以理性原則為基礎,按照理性的規範行事,每個人在社會的框架中,找到一個位置。像現代的文官系統與武裝體制,就是完全由理性原則建構起來的,只有經由這種理性法則,才能使龐大規模的組織順利運作。
但事實層面是不講感情的,只依循價值中立原則行事,人不會在這個組織體系中追尋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或問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之類的問題。人是一個生命個體,在這個必須由自己尋求和選擇生活方向與目的時代,個人如何解決生命意義和價值的問題,是艱鉅的任務。人只有在基本物質需求滿足後,才會真正考慮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生活意義。所以只當科學高度發達,提供足夠的物質之後,才會發生。
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不論物質供應如何豐富,人類的擁有欲望永遠不斷;因之在追求欲望的迫使下,就益發的重視工具理性,發展科學技術,只求在現實層面占居優勢,在公共領域尋找地位。因為缺乏更高一層的價值觀念,人的商業意識和逐利行為,也失去了規範,物化的觀念滲透到社會底層,在這個體制變革、社會轉型的時刻,個人如何超脫價值困境,乃成為關鍵問題。
(作者為人間福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