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南竿島有九十五個海防軍事據點,密度不輸台灣的便利商店。馬祖國際藝術島將這些據點變成藝術展場。圖╱陳宛茜
藝術家王文心的〈拜訪瓊麻2〉,讓地面的水成為捕捉環境的裝置,配上海浪聲,將荒廢的軍事據點變成充滿詩意的藝術空間。圖╱陳宛茜
【本報馬祖訊】曾是軍事重地的地下坑道、被視為禁忌的軍人公墓,如今被橫跨建築與設計、飲食、攝影等領域的藝術家點亮、打開,讓馬祖從軍事之島轉型為藝術之島。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昨天開幕,以「島嶼釀」為主題,邀來四十一組跨領域團隊、上百位藝術家,在馬祖的四鄉五島創作三十九件公共藝術作品。在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期間,用藝術翻轉人們對離島的成見,打開島嶼的百年之釀。
「馬祖國際藝術」亮點包括在軍事據點策展的南竿七七據點「地下工事」,與五三據點「傾聽島嶼的聲音」,用馬祖食材與台灣各地食材對話的飲食體驗「迴島嶼吧」、由藝術家與四鄉五島學童攜手共創的在地作品〈風塔〉等。
馬祖光南竿島就有九十五個海防軍事據點,密度不輸台灣的便利商店。島嶼上任何一個難以到達的角落,從陡峭山壁、垂直岩岸、到孤懸島礁、地底坑道,都可以見到軍事設施存在的痕跡。這些據點曾是島上軍民的日常、如今多數棄置毀壞,卻深藏令人驚豔的美景與歷史。馬祖國際藝術節兩位策展人林怡華、陳宣誠,邀來逾二十組藝術家,將據點化為藝術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