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產煤大國澳洲、南非、中國最近中斷煤炭供應,亞洲煤炭嚴重短缺,價格飆漲,二十八日創下每公噸一百美元歷史最高價。
日本、南韓與台灣是全球前幾名的煤炭進口國,進口總量占全球交易量近四成,中國進口量相對較少,但仍有成長潛力。
根據煤炭電子交易平台「全球煤炭」(GlobalCaol),亞洲煤炭價格基準澳洲紐卡索煤炭當周價格漲到每公噸九十三點三五美元,刷新紀錄,比去年大漲近七成五,單日價格更飆到每公噸一百美元。
煤炭短缺開始影響亞洲以外地區,美國、拉丁美洲與歐洲煤炭價格同步大漲。歐洲煤炭價格基準荷蘭鹿特丹現貨煤炭價格飆到每公噸一百三十美元,比一年前每公噸六十八點五美元漲了快一倍。
天候日益嚴寒,增加亞洲電力需求,中斷中國境內煤炭供應運輸,使煤炭短缺雪上加霜。短期內,煤炭漲價造成火力發電成本上揚,讓人們對煤炭發電能否長期持續較石油與天然氣廉價產生疑慮。
煤炭業過去五年復興起來,原因是研發出「乾淨煤炭技術」,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加上歐美煤炭藏量相對豐富,相較於必須從中東進口的石油,煤炭是比較可靠的選擇。
煤炭業復興帶動龐大市場需求,煤炭從豐富而廉價的能源搖身成為珍貴資源,少量供應中斷就可能造成價格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