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紹興、福州、台北、台南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華南地區(14-13)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2.11 語音朗讀 15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00年,台南府城大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00年,台南府城小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浙江紹興城內水道旁放置的酒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浙江紹興城水門。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清末,台北西門外鐵路。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福建福州西湖邊殘留的城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00年,日軍占領下的台南府城小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浙江紹興歷史悠久,城市歷史已經超過2500年。西元前490年,越王勾踐修建城牆,但初期規模較小。西元600年左右,隋朝擴大城池規模,稱為「羅城」,到了1223年南宋年間,紹興城大體範圍與規模才定型。直至清朝末年,除了加開城門之外,並無太大變動。民國時期,因為建設公路、引水排澇等原因,陸續拆除了幾個城門。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方便市民躲避空襲向城外疏散,便拆除紹興全部古城牆,歷經千百年風雨的紹興古城牆、古城門蕩然無存。現在所見的城牆城門,皆是後來才重建的。台北共有5座古城門,分別是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皆是清光緒年間所建造,其中西門為5座城門裡最華麗的。1900年日治時期,因土地計畫拆除,其他4座因民意反彈而得以倖存至今。台灣台南府城,始建於1723年清雍正年間,初期是木柵城,後改成三合土建造,共有大北門(拱辰門)、大西門(鎮海門)等14個城門。日治時期,因引入西方都市計畫,城牆不再具有防禦功能,因此逐漸拆除,如今只剩大東門、大南門、西外城的兌悅門與拆遷至成功大學的小西門。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長路相貫──茶馬古道上的人文歷史】 豐富多元的風土人情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想念2025.08.1007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2025.08.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體質調查(下)【寰宇采風】阿爾罕布拉宮 的美麗與哀愁【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書藝心語】認真【大江南北】尋訪蘇州耦園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