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愛情
兩性作家朱秀娟:愛情的確是人生難題,美好或醜陋,都在一念之間,走極端的人,多半外表強軔,內心脆弱,要阻止自己想歪、想錯,不要一錯再錯,就應敞開心靈,尋找專家協助的勇敢治療內心的脆弱。很顯然,洪曉慧書讀得好,人際卻不如課業,以致於把全副心力都寄託在單一對象上,這是愛情嗎?不是,因為洪曉惠犯下大錯後,也有意故佈迷陣的嫁禍男主角。
洪曉慧當時受傷又受挫,情緒找不到出口,妒忌,讓她失去了理智,如今洪曉慧在獄中表現良好,爭取被害人父母願諒,才是真正認清愛情的真相吧!
化報復為抱負
專欄作家陳艾妮:研究生年紀輕輕就犯下駭人聽聞的大案,那是因為錯過了快樂、挫折、抉擇及干擾等四種訓練,僵化的以為高學歷就是大成功,「一個自認成功的學生拿課業的標準來處理愛情,理所當然的認定,付出多少,就應回收多少,以致於,無法容忍許嘉真的介入,失去理性的害人害己。」
大牛難翻身,如果高IQ,低EQ,更無SQ的年輕學子能適時規畫具體的人生夢想;師長讓他們瞭解,未來的康莊大道有好幾條,愛情受阻,只是其中小小的一條。
就像病人需要治病
精神科醫生黃正平:很顯然,洪曉慧病了,妒嫉不是病,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她置對方於死地。許嘉真的死是不慎的意外,但案發後她試圖毀屍、故布疑陳嫁禍男主角,或可推測,洪曉慧仇恨之深,平日殺生都不忍,何況她殺了人?
所以,洪曉慧應繼續在獄中服刑,目的不是「坐牢」,而是接受教化,就像病人需要治病一樣。
她出獄後畢竟還要做人,徹底治好,以後的人生長路才能平穩正常。(記者李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