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表人類的精神和文明,化,是指轉化和進化。文化,可解釋為人類精神和文明的進化和轉化。人類接受和創造精神活動的能力和活動,便是文化。
因為人類的生存需要自然界提供所需的物質資源;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物質生產力和自然災害的抵抗力,逐漸的消減了自然界對人類生存的掌控,讓人類逐漸獲得自由和解放。人類努力追求的目標既是自由和解放,受到自然界的制約越少,距離這個目標的實現越近。從另一方面看,科學的發展使工具理性終結了價值理性。
由於個人認知的不同,生命意義多元化,使得每個人都執著於自己選定的價值標準,導致價值衝突,彼此爭鬥,互不信服,難獲共識,形成對立、敵意,甚至激發仇恨,統一的價值原則消失了。終極價值個人化,使生命意義、生活價值,由個人自我認定的,依靠個人的理性判斷、良知抉擇。
今日人類的價值困境,就是工具理性主導的結果,人類不再相信在自己的欲求滿足之外,尚有更為統一而神聖的價值存在。可是越是欲求得到滿足,越是要尋求人生更深一層的意義。
為自己找一個可以身心安頓之地,類如這樣價值層面的問題,隨著公共領域和個人領域的分離,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這個安頓每個人精神生活的重大問題,在公共領域現實中,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甚至於是不允許提出的,所以被拋到私人領域了。
將生活價值與生命意義等的價值問題,拋給私人領域;自然使價值問題個人化、主體化,不再有客觀的普遍性,而只是個人的選擇。人生意義、生活價值、人生目的,只是個人的信仰,個人靈魂深處的事,是交由個人自己負責的。這些都由個人自己建構,自己解釋。
個人在公共領域,要接受和服從法律等公共規範;而在價值問題的私人領域,卻任由個人決定,社會沒有權利干涉個人的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體系,否則便被認為對個人自由和權利的侵害。如此個人自由權利固然得到保障,卻給個人造成困擾,陷個人在選擇上於困境,對整個社會也造成傷害。
(作者為人間福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