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姓大宗祠修復後的門廳立面,彩繪創作相當生動。圖/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創建於日治昭和時期,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是台南現存少數具規模的古典宗祠,建築特色融合傳統合院與日式氛圍、獨樹一格。為重現宗祠風華,市府團隊攜手王姓宗親會投入整修,歷經十五年的荏苒光陰,終於大功告成,讓後人得以一睹傳統祭祀內涵與文化。
王姓大宗祠位於府城鎮北坊一帶,建於昭和時期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二○○三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審議公告為古蹟。宗祠本身相當具建築特色,從外而內可分為門廳及左右房、內埕與左右廂房、「正堂」三大格局,裝飾設計更別具巧思,除可親睹名家書法墨寶,還有維妙維肖的花草剪黏,以及彩繪名師潘春源等人的精彩創作。
為讓珍貴的宗祠祭儀可以永續傳承,王姓宗親會與公部門攜手,展開長達十五年的修復工程,第一期先修復宗祠的正堂,第二期則進行門廳左右房等空間的整修,包括門廳的壁面題詩、木構件彩繪、人物彩繪等裝飾,都進行清潔加固工程,在專家團隊努力下,不只彰顯王姓宗祠的古蹟風華,更成為公部門與民間攜手維護文化資產的良好範例、蔚為美談。隨著修復工程於去年底完工,未來王姓大宗祠亦將繼續原有祭祀用途,並展示相關祭儀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