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 修復15年完工

 |2022.02.07
1322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為台南現存少數具規模的傳統宗祠建築。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位於台南市北區的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為台南現存少數具規模的傳統宗祠建築,文化部、台南市政府與所有權人從2007年起分2期進行修復,歷經近15年,於去年底完成。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指出,王姓大宗祠始建於1935年,迄今已80餘年,位處昔日府城鎮北坊一帶,與開基玉皇宮、直轄市定古蹟台南興濟宮、大觀音亭相鄰,2003年公告為古蹟。

台南市文資處說,宗祠空間由外而內分為「門廳及左右房」、「內埕與左右廂房」、「正堂」,建築形制以傳統漢人合院為主要格局,結合日式及近代建築特徵折衷風格。裝飾語彙精美多元,如門廳屋脊飾以花草鳥獸瓷碗剪黏,正堂有豐富的木構雕刻,彩繪與水墨圖畫由潘春源、蔡福松主筆,搭配名家林茂生的書法,別具鮮明特色。

台南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修復工程自2007年起進行,於2021年底完成。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王姓大宗祠修復是文化部、台南市政府及所有權人台南市王姓宗親會合作維護文化資產優良案例,工程經費新台幣3500餘萬元,由文化部與台南市政府共同補助3000萬元,其餘由王姓宗親會負擔,配合宗親會籌措經費進度,規畫為2期進行整修,2007年10月進行第1期工程設計。

台南市文資處指出,第1期的宗祠「正堂」修復於2014年9月修復完成;第2期為宗祠「門廳左右房暨左右廂房」修復,於2014年5月進行設計,2021年12月完成。全部工程前後歷經近15年漫長過程,王姓宗親會在經費籌措、宗親協調及工程履約管理等各階段,皆全力投入執行。

台南市文資處表示,本次修復工程中,門廳壁面題詩、木構件彩繪、門板上人物彩繪等裝飾項目都進行清潔加固及局部全色,細膩彰顯王姓大宗祠的文化資產價值。修復完成後,王姓宗親會將延續原有祭祀用途,規畫部分空間陳列宗祠祭儀文物以及修復過程中保留的舊有構件,並接續規畫正堂內的彩繪修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