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世界經濟論壇二十三日揭幕,來自世界各國領袖以及眾多企業領袖齊聚瑞士達弗斯,共商因應全球經濟惡化的對策,其中,美國經濟的衰退,成為與會者討論關注的議題。
分析美國經濟危機的發生,許多人歸咎於次級房貸所引發的風暴,事實上,過度消費與缺乏儲蓄,才是美國經濟衰退的主因。
美國人不喜儲蓄其來有自,先是股市、後是房市,資產的增值讓美國人認為新的年代已經到來,再加上極其寬鬆的信貸,讓人不覺得有儲蓄的必要。資產成了最受人喜愛的理財工具。然而泡沫一個接一個,美國儲蓄短缺造成的經濟不平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這種資產依賴經濟逐漸發展的結果,造成長期性國內儲蓄短缺,就成為美國經濟衰退的核心因素。
如果儲蓄短缺與過於依賴資產,是美國經濟衰退的關鍵因素,那麼,要讓美國已經失衡的資產依賴經濟重新平衡,就必須讓資產價值大幅削減,同時必須改變人們只要資產增值、不需儲蓄的想法。然而,想要改掉依賴資產的習慣,對美國人而言,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沒有人想要經濟衰退、資產貶值、失業率上升,但美國過去十年經濟所結出的苦果,卻不是任何簡單輕鬆的辦法可以解決的。美國政府最近所採取的減稅與降息政策,都將只是短期的治標手段,財經專家認為,最好的解決之道,是讓美國人改變過度消費的習慣,並接受「儲蓄是美德」的觀念,讓市場的自然發展帶領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陰霾。
事實上,美國人回歸收入面儲蓄的習慣,會是全球發展的重要關鍵。在消費放緩、家庭儲蓄增加時,美國的進口需求也會降低。進口下降,就能對削減美國經常帳赤字與貿易赤字有所幫助,雖然這會導致全球經濟遭受衝擊,卻能讓各國回復到比較好的平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