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是指停經前後,性荷爾蒙分泌不穩定,卵巢功能逐漸萎縮時期。一般發生在四十歲至五十八歲之間,女性抽菸將會提早二至三年進入更年期,若在四十歲之前呈現卵巢功能喪失情況,則需要接受醫師診治,了解是何因素引起。
也由於女性更年期與成人慢性病開始的時期重疊,建議在剛邁入這時期的婦女,可考慮接受短期住院全身健康檢查。
更年期日常飲食宜少量,晚間六、七時後不建議吃過多的東西;餐前與餐中避免飲用冰品、冷飲,藉以改善消化功能;每日飲水量約一公升,但餐中應避免喝水,用餐以新鮮食物為原則;少食用精製的食物,攝取足量新鮮蔬菜(每日四至七份)與水果(每日三至五份)。
此外,亦需限制動物性油脂、糖分、咖啡因與酒精的攝取;有更年期潮紅或易發汗的情況時,則需避免吃過辣的食物;可使用橄欖油烹煮食物。
適度食用深海魚類,一般建議每周二至三份,或是每日二匙亞麻子油,其中的α-次亞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均為omega-三脂肪酸的合成物質,每日也可考慮食用二至四份的黃豆製品。
而若需補充外來的荷爾蒙,其來源可分成:人工合成,指的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結構,仰賴化學製造而來。生物結構修飾合成(Bio-identical),一般又稱為「天然的」,其源自於植物(如山藥或黃豆)的化學成分,經過實驗室化學修飾後,成為適合人體吸收作用的化學成分。
以及來自於自然的,不經由化學人為方法修飾,可直接為人體吸收利用,像偶合型雌性荷爾蒙(Premarin),其來源就是取自懷孕母馬的尿液,一般而言,偶合型雌性荷爾蒙的研究較透徹,較為廣泛使用。
短期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改善發汗、陰道發炎、血管舒縮症狀、陰道萎縮及性慾、尿道感染、殘尿感、昏睡、膚質改善、易怒、四肢痠痛、健忘、睡眠品質、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牙周病及掉牙、與老化有關的黃瘢症、輕度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症狀、改善糖化血色素值與胰島素抗性及惡性偏頭痛等利處。
「弊」處是:增加血栓發生率、增加膽結石風險、可能會小幅增加得到乳癌風險、若是婦女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病史或是曾經使用黃體素來治療雌激素不平衡的用藥史,則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會增加。
有下列症狀的女性,如乳癌、尚未診斷的泌尿生殖器出血、凝血功能異常、患有肝臟疾病或疑似懷孕等,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前請務必告知醫師,討論權衡利弊後,謹慎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並定期回診追蹤療效。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藥劑部藥師彭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