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古蹟廟宇走春 祈福保平安

文/943 |2022.01.29
1768觀看次
字級
「鹿耳門天后宮」造型特別的燈籠光明燈。圖/943
各地觀音廟皆有虎爺,此處虎爺多達11尊。圖/943
特殊的籤詩系統,全台少見。圖/943
全家大小來鹿耳門聖母廟體驗宮廷裝扮。圖/943
鹿耳門聖母廟,建築十分宏偉。圖/943
由官方興建的大關帝廟,早已是一座歷史古蹟。圖/943
「大丈夫」題字蒼勁古樸,正氣浩然。圖/943

文/943

台南知名景點赤嵌樓旁,就有遊人如織的祀典武廟和開基武廟。「祀典」即是「官廟」,位階非常高。祀典大天后宮也是全台最早由官方興建,並列入官方祀典禮儀的媽祖廟,又名「大媽祖宮」。

由官方興建的廟宇

「大媽祖宮」最早曾是明末寧靖王朱術桂在台灣的王爺府邸,後來施琅接受鄭克塽投降,在此設立「平台紀略碑」。1895年時,台灣民主國總統劉永福,也曾將後進的一間廂房,作為「總統府」辦公之地,可說是台灣歷史舉足輕重之地。

參拜祀典大天后宮,不可錯過有趣又特別的「平安符DIY」儀式。遊客可以自行選擇想要祈求的平安符,例如祈求家庭、學業、事業順利的符籤,自行用印章蓋在符紙上,過香火後放入媽祖香火袋,便可隨身攜走。

此媽祖殿使用的是少見的「澎湖天后宮靈籤」系統,與其他媽祖廟常見的六十甲子籤詩和雷雨師籤詩系統都不一樣,目前只有澎湖天后宮、鹿港天后宮、台北關渡宮等採用,值得體驗一番。

大小關聖帝君武廟

緊鄰的祀典武廟是關聖帝君廟。1665年明鄭時期由官方興建,已有300多年歷史,與祀典大天后宮同列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全台唯一擁有「祀典」稱號的武廟,還與「全台首學」的台南孔子廟位階並列。孔廟為「山東夫子」,祀典武廟中的執事牌,則是「山西夫子」和「文衡聖帝」,可見祀典武廟不凡的官方地位。

在大殿敬拜時,別忘了回頭看看廟內,由1791年道台楊廷理所題的「大丈夫」匾額,體現了文衡聖帝的正氣凜然,也是府城四大名匾之一。祀典武廟春火鼎盛,除了在地居民常來求取靈籤,也有不少考生整班帶來祈求文昌帝君,以及青年男女趨之若騖的府城四大月老之一。

鄰近徒步可達的,還有新美街上的開基武廟(為與鄰近的祀典武廟區隔,又稱「小關帝廟」),是台南市的市定古蹟,為1662年由鄭成功部將奉請來台祭祀,被稱為台灣第一座關帝廟,門口還配祀為關公殉節的馬夫馬使爺。

巷弄散步至觀音亭

新美街周邊小巷,有許多人氣的古早味,如「兩角銀冬瓜茶」,及水仙宮市場小吃攤和神農街,祀典武廟旁有條「算命巷」,開基武廟旁舊稱的「米街」,並與「抽籤巷」、「帆寮街」整合為台南五條港遺址。附近還有啟蒙李安導演電影夢的全美戲院,以及在大馬路上的古井「大井頭」,每個景點都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

若繼續到中西區散步,有府城最古老的觀音亭──俗稱帆寮佛祖廟的「慈蔭亭」,主祀觀音佛祖。慈蔭亭原本年久失修,在民間企業大力贊助下,出錢出力重建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廟宇供奉「虎爺」都是只有一尊,但慈蔭亭的「下壇將軍」虎爺,卻有足以組成球隊的11尊,造型可愛又栩栩如生,據說這些是廟方收回昔日讓信眾請回的虎爺公,才會有如此熱鬧的陣仗。

東南亞最大媽祖廟

出了台南市區往海邊走,可到占地廣大的「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參拜,這裡被譽為「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供奉天上聖母、五府千歲,除了可參觀百年王船、求月老,元宵節前都可過七星平安橋、敲鐘祈福,或在大殿摸春牛、金元寶等沾沾財氣,廟方也體貼的在一旁放置消毒酒精。

值得一提的是,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還特別設置了「宮廷古風攝影棚」,只要捐贈媽祖緣金100元,即可選穿一套漢服拍照。不少遊客來此拍攝情侶照、親子照和全家福,搭配聖母廟號稱「全台唯一紫禁城宮殿實景」的雄偉建築和專業燈具及古裝配件,不用花大錢就能拍得十分開心。

指示鄭成功上岸地

附近另一香火鼎盛的廟宇還有「鹿耳門天后宮」,此地是當年媽祖扶鸞降駕指示鄭成功上岸的地點,故有「台灣之門」稱號。如今,宮內除樓梯有別於一般石造雕塑,採用隱隱發亮的銅雕,也是知名電影《孤味》的拍攝場景,此外獨樹一格的特色,還有光明燈的造型──不但有燈籠造型的光明燈,也有小如手指的迷你燈座可選。

鹿耳門天后宮的另一特色則是許願牌,和每年都不一樣的錢母,2021年牛年錢母銅板名為「福亨通寶」,2022年虎年則為「福安通寶」,每年都是信眾搶購的紀念幣。不少人還會直接在天后宮前跨年,因為除夕夜開廟門要搶頭香及領取媽祖小銅板歲錢,隔天初一早上又可領獨一無二的媽祖御賜喜神通寶,為新的一年添增吉祥氣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