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螈 不吃能活10年

 |2008.01.22
127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倫敦動物協會二十一日列出十種珍稀的兩棲類動物,其中包括年代比暴龍還早的中國蠑螈,以及世界最小青蛙,並表示這些物種亟需迫切協助,才能繼續生存。

名單中包括智利的達爾文蛙。這種小型蛙生活在南美洲,牠們撫育幼蛙的方式與眾不同:蝌蚪在雄蛙的喉嚨孵化,待當蝌蚪長到大約一公分長時,雄蛙便張嘴讓蝌蚪跳出去。

名單中還列舉了生活在墳場的南非鬼蛙、生活在洞穴中的珍稀兩棲類洞螈(牠們沒有眼睛,皮膚透明,能夠不攝食而存活十年);另外一種紫蛙,大部分生命的活動範圍都在地底下四公尺深處,還有肯亞的薩嘎拉蚓螈,牠沒有腿、看起來像蚯蚓,頭部兩側有觸鬚,可以探測捕食者的化學信號。

中國的蠑螈也名列其中。蠑螈的叫聲恰似嬰兒啼哭,俗稱「娃娃魚」,牠們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大兩棲動物,最大體長能達到兩公尺。

倫敦動物學會「特殊演化與全球瀕危物種」(EDGE)計畫去年將目光對準瀕臨絕種的哺乳類動物,今年則聚焦於備受忽視的兩棲類物種。計畫主持人白里表示:「這些物種是『煤礦坑裡的金絲雀』,對氣候變遷和污染這些導致絕種的因素高度敏感,也確實能對臨頭大難提出警告。」

EDGE物種計畫兩棲類的負責人梅瑞迪斯表示:「EDGE兩棲類物種,是地球上最特別、最不尋常的物種。但是,前一百名中的八成五物種,都鮮少或未曾受到搶救關注,情況令人擔憂。」、「這些動物或許不可愛也缺乏讓人擁抱的衝動,但願牠們的奇特外觀與怪異舉止會激發大眾支持保護牠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