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3公尺 高1.5公尺 門牙約10公分喜啃樹木 活在南美沼澤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考古學者十五日宣布發現史上最龐大的鼠類,一種約在四百萬年前,橫行南美沼澤地的一噸重龐然大物。
在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儲存著一塊頭骨,那是在烏拉圭基尤海灘附近的一塊破裂卵石內發現的,多年來一直沒有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不久前,化石專家歐內斯特‧布朗柯對此進行研究,赫然發現這是一種此前從未見過的物種骨骸:這塊頭骨看似介於豚鼠和海狸之間,頭圍有五十三公分,看來不像老鼠,倒像河馬多一些。牠可能食用蔬果與水生植物等。牠尖利的門牙長約十公分,應是牠反抗天敵的利器,或是牠們喜歡啃樹木。
布朗柯說:「我們只有頭骨,因此不能確定牠的具體身體數據。但是比較其他大型嚙齒動物,我猜測,這種生物的身長超過三公尺。」布朗柯推算它高達一點五公尺,體重超過一千公斤。由於腿部需要承受巨大壓力,因此牠可能像牛羊那樣站立,而不是像老鼠那樣蹲著。
牠們生活在四百萬年前的南美沼澤中,以躲避巨大食肉鳥類和貓科動物的襲擊。這種新發現的物種已命名為「莫尼西」(Josephoartigasia monesi),以紀念專門研究南美鼠類的烏拉圭古生物學家莫尼斯。
嚙齒動物最早出現在四千萬到五千萬年前。如今南美洲的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嚙齒動物,體重達五十公斤。最小的嚙齒動物是生活在巴基斯坦、只有兩公分長的侏儒鼠。這項研究刊登在英國皇家醫學會的《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