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身分釋憲 憲法法庭今進行言詞辯論 |2022.01.17 語音朗讀 14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原住民身分法規定取得具原住民身分的父親或母親之姓或傳統名字者,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民眾聲請釋憲。圖為屏東泰武國小學子。圖 / 取自行政院 【本報台北訊】原住民身分法規定取得具原住民身分的父親或母親之姓,或傳統名字者,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民眾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17)日進行言詞辯論。聲請人主張規定違憲,原民會認定合憲。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有泰雅族血統的吳陳春桃於民國102年間持原住民族委員會出具證明,主張她承繼祖母原住民血統,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原住民身分登記獲准,但戶政事務所後來認定吳陳春桃的祖父不是原住民,父女一脈承襲祖父的漢人姓氏,未從祖母姓,因此撤銷她的原住民身分。吳陳春桃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吳陳春桃勝訴,戶政事務所上訴後,最高行政法院發回更審,北高行更一審改判吳陳春桃敗訴,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上訴確定。圖/屏東縣政府提供吳陳春桃與有同樣情況的民眾劉陳春梅、吳若韶認為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規定違反憲法平等原則、姓名權保障及對原住民族保障等,向大法官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上午就原住民身分釋憲案進行言詞辯論,聲請人委由律師、法定代理人出庭,原住民委員會由副主任委員鍾興華及律師出庭。鑑定人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代表、監察委員鴻義章及律師出席。聲請人律師主張,依憲法第22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國家應積極維護原住民的人性尊嚴、文化認同、個人文化主體性及人格自由發展的完整,進而維繫、實踐與傳承原住民特有的傳統文化,以確保原住民族的永續發展。原住民身分認定應依「身分自我認定原則」,而不是國家強制以原住民身分法規定決定原住民身分。律師表示,具原住民血統者自由決定以取得原住民身分是人性尊嚴的核心,屬於絕對權利,原住民身分法對原住民身分取得的限制,對姓名權、人格權、身分權、性別平等、種族平等相對權利的限制,已違反憲法比例原則等。原民會指出,聲請人認為相關規定實質上造成性別差別待遇,觀其理由無非以今社會現況下家庭子女仍多半從父姓,而原民身分法並非以性別作為身分標準,並未造成性別差異。圖 / unsplash原民會表示,根據統計,在「原父漢母」家庭中,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者有96.6%,而「漢父原母」家庭中,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者也有64.84%,可見「從姓」或「傳統名字」的門檻並未造成現實上的障礙,相反的,相較所有家庭從母姓約5%狀況下,原民身分法規定明顯有助增加從母姓的現象。原民會指出,原民身分法規定採「血統主義」兼採「認同主義」,賦予具原住民血統的國人有自我決定認同的選擇權利,有原住民認同可以取得原住民身分,沒有認同也可以拋棄原住民身分,並未違憲。國家人權委員會認為,將原住民身分法與「國籍法」、「蒙藏族身分證明條例」比較,可以發現唯獨原住民身分法兼採血統主義與認同主義,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尚無違憲之虞。 前一篇文章 感謝消防辛勞 往生婦家屬捐自動傳輸呼吸器 下一篇文章 驚覺森林無鳥聲 捕鳥人轉行成保育先鋒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