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長期居高不下,讓年輕人大嘆台北居大不易,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暗示會有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圖為行人走過新建案銷售中心。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資金充沛帶動房市活絡,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天表示,央行將在適當時機升息,對未來房價會有抑制作用,也有助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發揮功效;同時表示,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期間將更長,且「仍有精進調整的空間」。暗示會有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楊金龍在一場房市發展研討會上演講表示,去年十二月理事會決議,未來調整貨幣政策的考量因素,首要觀察未來國內物價漲幅是否持續居高;第二是觀察國內受疫情影響的產業是否已穩步復甦;第三是考量主要經濟體升息動向,全球金融循環會透過跨境資本移動影響台灣金融循環,所以央行升息時機也須考量主要國家升息動向。
楊金龍指出,未來央行貨幣政策原則上將會朝向緊縮,但仍會保留彈性空間,以因應新的不確定性出現,主要是全球疫情演變、美中競爭態勢發展、氣候變遷帶來災害等,都可能增加全球景氣下行的風險。
升息打房 經濟恐大幅減緩
楊金龍表示,國內近期房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強勁投資、預期心理、投資炒作、成本推升等四項因素造成,由於利率影響廣泛,且須大幅調升才會影響房價,若單純以利率工具處理房價問題,將付出經濟成長大幅減緩的代價;但若僅微幅調升政策利率,不僅無法達到房價顯著下修的效果,且可能帶來額外的失業。
楊金龍強調,利率會影響各行各業,在進行利率決策時,目的是落實維持總體經濟穩定,而非根據房市景氣榮枯來決定。
楊金龍表示,由於近期房價上漲是「全國性」,且不動產貸款餘額年增率仍高,這次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的實施期間可能會更長,且「尚有精進調整空間」,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
房價議題 有賴各部會合作
楊金龍表示,將持續強化其他配套措施,包括建置更廣泛不動產貸款統計,強化與金融機構進行溝通,尤其是落實授信風險差別定價原則、勿削價競爭,也會派員實地金檢,督促銀行落實法規遵循。
楊金龍強調,由於房價議題複雜,涉及金融穩定、居住正義、資源配置等,涵蓋層面相當廣泛,並有不動產市場結構性問題,不是央行所能獨力解決,有賴各部會從需求面、供給面、制度面短、中、長期措施加強合作。
他指出,例如運用金融與租稅措施、對預售屋銷售稽查抑制房市需求、持續擴增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戶數、完善不動產相關制度,包含加強控管預售屋銷售行為、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制度、精進房地稅基查估機制、健全住宅租賃市場等,才能有效消弭非理性預期心理,並遏止炒作、囤房、養地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