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會紀念孫理蓮 邀歌仔戲班吟詩憶往事

李祖翔 |2022.01.15
992觀看次
字級
芥菜種會與牧師、神父到銅像獻上花束,表達追思之意,並表示「每個人力量雖小,但集眾人力量就可發揮最大影響力」。圖/芥菜種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成立邁入70年的基督教芥菜種會,今天(15)舉辦已故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121歲紀念感恩禮拜北部場,特別是以八角塔合唱團的歌聲及台灣歌仔戲的吟詩,讓後人感受宣教士當年對病患無私付出的愛。

1949年台灣醫療與民生資源極度缺乏,卻盛行一種「漢生病」,又稱痲瘋病,患者在樂生療養院與世隔絕,「只進不出」幾乎是民眾的共識。無人理會的悲哀讓院民身心備受煎熬,自殺事件頻傳,當年美籍宣教士孫理蓮到了樂生療養院,立即展開救助工作,先邀請馬偕醫院的醫生到院服務,再成立臨時診療所,請路德會的護士長期駐院,並寫信向海外募集經費,購買奶粉與維他命、毛毯、床具等。

她召集的醫護團隊,包括人稱「杜姑娘」的杜愛明護理師、「埔里阿公」徐賓諾護理師、「台灣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醫師,她則因為對每位病患都像親人一般,還設立「安樂之家」、「慈愛之家」照顧他們的孩子,並成立樂生最快樂的場所「職業治療室」,讓病患透過木工與裁縫進行職能治療、賺取微薄收入等義舉,被稱「漢生病人之母」與「台灣的德雷莎」。

院民說,當年缺食物、醫藥、衣服,甚至連床都沒有,廚房一天須準備600人的三餐,亟缺物資,此外往生人數多,卻沒有冰櫃可安置,但孫理蓮來了後,做了裝上輪子的棺材,帶遺體到山上火化,也帶牛奶來給患者果腹,拿補藥來吃,找醫生看,也有外國婦女來聚會,有茶、餅乾、衣服,「大家都很高興!」1952年更募款建造「聖望教會」,從此院民有了自己的禮拜堂。

今天鄭宏輝牧師則引用《聖經》,表示孫理蓮憑著一顆願意做的心,一路走來像一粒小小的芥菜種長成大樹,勉勵大家學習她的精神,最後全體步行到銅像前獻花。 基督教芥菜種會代理執行長黃舜賢說,芥菜種會今年將陸續舉辦70周年活動如感恩音樂會、歷史特展,聚焦致力於弱勢貧童認養、兒少安置和原住民服務,期待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