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誇大間諜情資 藉媒體打壓 時代:中國間諜是美國技術最大威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七年西方媒體對大肆炒作「中國商業間諜」,認為中國駭客意圖竊取強國商業機密,且全由政府指派;這場輿論大火從德國開始延燒,隨後英、美、加、法,甚至韓國也開始附和。但西方世界技術情報戰從來就未曾停止過,現今所有媒體卻一起對中國「爆發」,有人就認為這與歐美等國對中國掘起的恐懼,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學生是黑手?
去年一開始,德國媒體指出,「馬克思主義在線文庫」網站遭到駭客攻擊無法運作,並指出「九成九的襲擊都來自中國」。此後,官員連番上火線攻擊中國商業間諜活動,《明鏡》周刊更製作專文「黃色間諜」,直指大批中國僑民與留學生就是幕後黑手。
沒多久西方各大媒體相繼跟進,《今日美國》稱「中國駭客入侵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時代》也撰文指「中國間諜是美國技術的最大威脅。」而後加拿大情報部門、法國《世界報》,以及英國《泰晤士報》都發布消息,要世界各國「小心中國政府駭客」,《朝鮮日報》更誇張的認為韓國才是「火燒眉毛」的受害者。
媒體情報來自媒體
炒作「中國間諜威脅論」的,大多是各國主流媒體,這些媒體所參考的資料,大都是該國情報部門所提供的意見,但各國釋出炮打中國的情資其實心懷鬼胎。像《明鏡》該文大部分內容,皆是來自德國憲法保衛局的年度報告,但德國在去年十月已將中國定位為「亞洲競爭敵手」,並決定加強與印、日,以及對企業的合作,對中國採取批判態度的心態不言可喻。
英國軍情局大量釋出「中國情資」,剛好處於布朗政府制定的新反恐法之際;英國媒體就指出,軍情局官員大力宣傳中國間諜威脅,剛好能藉此強化英國插手國際事務的地位。而美、日等國向來視中國為假想敵,當中國經濟起飛、美日卻身陷經濟崩落困境之際,自然希望加強封鎖中國獲得核心技術的機會,並將中國推上各國攻擊的火線。
美國才是最大駭客
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規模上看,目前全球大部分商業間諜案件,其實仍發生在西方國家。比如在網路駭客上,美國網路安全公司賽門鐵克二○○七年發布的報告就說,「美國是全球網路駭客的大本營,占全球網路駭客攻擊行為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僅次美國之後的,便是批評中國間諜最甚的德國。
工業核心技術的間諜戰,大都也發生在西方陣營內部,而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近期的案件為例,法國的智慧晶片卡技術曾一度遙遙領先美國,但最後卻落入美國人手中,當法國情報機構發覺這一狀況時已來不及。德國目前在風力、太陽能等方面領先美國,然而不久前,德國夏薩克森州一家風力發電設備情報遭竊;經調查顯示,美國情報機關參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