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 各國皆有商業間諜 美國野心更強 唯中國被大肆抨擊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當德國炒作中國商業間諜案之際,許多德國人卻不認為這種情況應被過度強調。德國不來梅大學法學家沃爾夫岡‧多伊布勒教授就認為:「如果回顧人類歷史,就會發現這種憤怒沒有道理。在德國工業發展剛起步時,那來的專利權一詞?」
多伊布勒表示,先進國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優勢,自然會試圖壟斷技術,但這種情況會影響經濟的發展,也對後起國家不利。」
對於《明鏡》雜誌將中國視為「騙子之國」,德國計算機專業雜誌《CT》副總編約爾根庫里也不以為然。他說,「有人據此質疑中國的倫理道德有問題,但這種質疑本身就很矛盾,因為德國也有這樣的行為…我們也知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內更有專門化的間諜活動。」何況,德國企業界近年來也頻頻發生商業間諜案,但德國媒體從未將它們與任何「道德」問題聯在一起看待。
許多媒體沒有任何證據,就妄加指責德國受到的攻擊是來自中國政府、甚至軍隊的陰謀,德國訊息專家勞理斯博士就認為,「不能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斷定入侵行動都是中國駭客所為。」就連憲法保衛局官員自己也承認,「沒有可以送上法院的直接證據」。
德國經濟學家弗羅托教授則表示,過去的中國很貧窮、落後,在中國開放後,德國媒體有一陣子還對中國「大加讚揚」。但最近這幾年,中國汽車產量、出口總量、GDP超越德國的消息不斷傳出,自然有德國人開始感到不安,德國媒體也迎合這些心理,開始攻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