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化訊】台南縣新化國中體育老師林長鑾,自創「三秒膠藝術」,以三秒膠結合球場紅土創作藝術品。
他國中讀「放牛班」,但一路從橄欖球國手保送到大學,多年來他一直思考「創作的意義何在?」希望打破外界認為會運動的人,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觀念。
林長鑾今年四十歲,桃園縣人,出身建中「黑衫軍」,保送文化大學體育系,當兵時打陸光橄欖球隊,多次入選國手,在球場狠勁十足,但從事藝術創作卻是細膩又有耐心。
林長鑾說,他國中時就喜歡動手做東西,長大後很愛收藏茶壺,但沒學過陶藝。當兵時,有一天看到球場上的紅土,突然靈機一動,用三秒膠混合紅土,不必學拉胚也不必燒窯,就可以創作。
他使用的主材料是三秒膠、紅土、黑土、彩色砂、銅線、不鏽鋼線,結合的素材有木頭、磁磚或魚骨頭、雞骨頭等,他用魚牙齒、雞爪做成立體恐龍,還有廢零件、兒子撞斷的牙齒、金龜子等做項鍊。
三秒膠創作相當費時,一次只能用一小撮土,讓三秒膠滲入土中,再一層一層黏上去,必須非常有耐心,一個手環就要花上三星期,等於下班時間都在創作,林長鑾累積至今作品上千件。
從民國八十年做出第一件作品,林長鑾停了四、五年,再重新將保留的一瓶紅土拿出來創作,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為了創作廢寢忘食。林長鑾說,他擋不住心中源源不絕的靈感,決定將這種另類藝術與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