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長期坐姿工作者,容易得到膏肓痛,但醫師指出,台灣病患耐受性高,往往痛到胸悶、胸痛,以為得了心臟病就醫,才發現是膏肓痛。
二十七歲的郭小姐為銀行行員,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三個月前她開始覺得頸項肩膀僵硬不舒服,慢慢的連肩胛骨內側也疼痛起來,甚至覺得胸悶,到最近一個月疼痛更放射到胸前。郭小姐懷疑心臟有問題,才緊急到醫院尋求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何英強說,這種常見的疼痛模式,是因為肩膀在長時間的緊繃狀態下,產生的上背部肌筋膜發炎疼痛,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膏肓痛」。上班族、電腦族、家庭主婦等久坐族群最易罹患,且這種疼痛往往會反覆發作,使病患相當困擾。
醫師說,患者剛開始大都是由肩頸僵硬不適開始,也就是肩膀過度的緊繃或聳起造成。接著附著在肩胛骨附近的肌肉,尤其是肩胛骨內側(靠近脊椎側)的肌肉開始出現疼痛,更甚者則觸摸會發現有條索狀的結節產生。等到更久時間,疼痛就會牽連到胸前,甚至胸口疼痛感會更甚於背後。
他說,患者初期只要多注意姿勢與適時作伸展操,是可以自己改善。例如先用力聳肩五秒,放鬆。再重複一次。記住這種放鬆的感覺,並且在工作中盡量維持放鬆狀態。
也可進行伸展操:一、雙手作擴胸動作,並維持最開定勢二到三秒,重複五次。二、左手拉住右手手肘,盡量牽引到背後肌肉,維持最大距離五秒,重複五次。再左右手互換。
但若已經出現條索狀的結節,甚至胸痛,這個時候伸展操的效果就會不明顯,需中醫推拿手法來舒筋理筋,重新使原本攣縮的肌肉筋結放鬆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