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灩山漁港轉型 變生物育成基地

 |2022.01.03
1205觀看次
字級
設立於美艷山漁港的田字型箱網,作為中間育成設施,協助育成各類經濟魚種如黃鰭鯛。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漁業處去年與海洋大學合作,在貢寮美灩山漁港內設置田字型箱網育成條石鯛等魚類,熟悉環境再放流到大海生長,試驗發現暫養活存率達99%,未來漁港為放流前生物適應的前哨站,協助育成各類經濟魚種如黃鰭鯛。

中間育成設施用來減緩魚苗在運送過程的緊迫壓力,去年測試虎斑烏賊、條石鯛、水晶鳳凰螺、牡蠣及3種石蓴、硬毛藻、紅翎藻大型藻類。

條石鯛育成期間健康良好。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海大助理教授徐德華表示,初步發現條石鯛在箱網暫養1個月的活存率達99%,大型海藻與吊掛牡蠣,有效防止投餵造成的殘餌與氨氮廢物汙染,並且吸引天然餌料;海藻與牡蠣提供稚魚及野生魚群的庇護所,營造棲地。

新北漁業處漁業技術課長俞怡君說,計畫放入條石鯛約千尾,其他物種包括虎斑烏賊等雖然沒有特別計算活存率,但藻類從一小叢長到一大個籃子,牡蠣看外殼判斷也長得不錯。所有條石鯛已經放流至海中,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飼養的黃鰭鯛也放入箱網中試驗,預計1月中旬放流。

她表示,一開始漁民認為養不活,不希望浪費具高經濟價值的魚苗。如今計畫執行效果好,居民反而會幫忙驅趕堤防垂釣者,還提供箱網設置建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