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無路

王潤華 |2007.12.30
829觀看次
字級

我一生最羡慕別人,不是金錢地位、或榮華富貴,而是一生能夠快樂的實現自己的夢想,又不必離開自己的故鄉。這種知識分子,今天在地球上少之又少了。像聶華苓的先生安格爾(Paul Engle, 1908-1991),就是最幸福的人。他一生雖然四處遊歷講學,但卻能為他的故鄉愛荷華(Iowa City)打造成神話一般的世界作家的天堂。我常常對我的一位博士研究生說,她目前還能居住在桃園中壢的出生的老家,這是地球上少有的幸福的人生。

我像大自然的飛禽候鳥,經常的遷徙而居。今天已歸鄉無路了。

今年十一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系教授大衛.威爾科夫(D avid Wilcove)出版專書《回鄉無路》(No Way Home),發現飛禽走獸與候鳥,每年大遷徙的路程漫長艱辛。

如北極燕鷗(arctic tern),每年從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飛往南極海,行程長達3萬5000公里。

從蝙蝠、海鳥到海龜,長途遷徙時有些顯然是依循地球磁場行動,彷彿擁有一份無形但準確的路線圖,有些動物則是倚賴山脈與海岸之類的地標、夜空星辰的排列、嗅覺的線索等因素,為牠們打造成指南針或更準確的衛星定位路線圖(GPS)。

但我們地球的自然環境,包括天空,長期遭到人類活動嚴重破壞,很多物種甚至因此找不到遷移的路而絕滅。

遷徙之路愈來愈危險,歸鄉無路,最後變成瀕臨滅亡。如每年從加拿大與美國西部哥倫比亞河逆流而上的鮭魚,和十九世紀初葉相比,數量只剩十分之一,因為很多河流不是乾枯就是遭到污染。

 很多國家建立水力發電的水壩所造成的障礙,斷絕魚類的遷徙,行動電話基地台使蝙蝠迷失方向,帶刺鐵絲圍籬使羚羊野獸困在死亡的絕境中。

唉!在這個空間愈來愈擁擠、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地球表面環境愈來愈受到破壞的時代,摧毀了棲息地,打亂大自然食物鏈的運作模式,飛禽走獸與水族類,遷徙之路越來越坎坷危險。

人類也是如此, 我自己的命運也一樣。

我的家族為了生活而移民再移民。我的祖父因貧困而從中國飄洋過海到南洋,我因為工作移民到新加坡,又不斷的因年齡的變化而四處遷移。

 無形的政治障礙、法規與文化的差異,也使人類的生態的困境更像遷徙的飛禽野獸所遭遇的絕境。

我親身也遭遇了歸鄉無路之痛苦。(作者為元智大學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