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工作職場上種種的競爭與冷酷,常令帶著工作熱誠的我百思難解,為何總是在名利、權位上去計較?那年秋天,舅媽的一場重病,從陪伴、安慰她的過程中,看到她虛弱的身軀、不順暢的喘息、無神又時而埋怨「為什麼是我?」的雙眼,彰顯出人們面臨可能即將死亡的恐懼;不在乎晚輩我的在場,私底下仍不忘對前來探病的每一個人評論一番,突然覺得人有時真的很奇怪,人前不說清楚,人後卻要批評半天,破壞自己的生活心情,難怪病苦似乎總是接二連三地重蹈覆轍,不也很可悲嗎?
個人雖是晚輩而無權向舅媽貿然提出這樣的看法,但仍感謝舅媽的以身示教,凸顯了人們平日常犯的毛病,更值得每一位學佛的人,自我檢視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當一個人的念頭只有壞人、惡念,則易感應倒楣事或橫禍,故俗語說:「屋漏偏逢連夜雨」。今日的我,較能從自己的「眼根」遇境,而分析、判斷與抉擇自己的因應策略。真的很感謝這段的生活歷練,讓自己的眼根修行更上一層樓,學習用佛的眼光、胸襟看世界,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也可以好修行。
總之,只要在生活中,能止息隨風起舞之躁擾不安的心識活動,自能漸漸學習專注於需解決的問題上,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以善巧心積極行善。(高雄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