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三為108新課綱實施後的第一屆學生,明年即將面臨111學年新型學測。最後衝刺階段,本欄期望為考生提供各科學習內容的重要改變、強化重要知識點的概念,分析考試命題趨勢及考前叮嚀。
【記者曾博群專題報導】新北市海山高中張玲瑜老師表示,由今年國文科的試辦考試題目來看,文本取材廣泛、注重素養命題、文本分析探究,是同學應特別留意的部分。大考中心近年試題往學科本質校正回歸,同學與其向外找考點,不如向內找弱點,盤點能力上較不足的面向,持續練習。
張玲瑜指出,語文常識在字音字形及成語應用上,早已不再以冷僻少見的字詞背多分為主流;國學常識、應用文的題目也有類似現象,務必區分清楚。
語文常識的試題雖然不多,絕對是必考,不用過分深入細節,但把常用字詞形音義、基本觀念弄清,不相混淆,這對試題作答有實質的幫助,也可能影響到閱讀題組中部分題目的得分情形。
張玲瑜老師強調,文言閱讀以觀點表達、生活情境為大宗,必須累積夠多的閱讀經驗。以今年而言,醫療(疫苗、隔離)、遠距商務、教育、航運、女力、文化議題等,都是白話文閱讀的應景題材。
她指出,鞏固提升文言閱讀的基本能力,包括一直沒有弄清楚的修辭觀念和文法規則,在相關的閱讀素材中會得到印證,有助於理解和辨別。 傳統的純文學的小說、散文、新詩,近來也仍是試題的必備風景。考生可在平時就逐步提升內在的深度,拓展思考層次。
她也呼籲,考生心態調整,迎接長文閱讀,衝高閱讀肌耐力。平時漸次增加復習強度很重要,尤其最後時間裡,練習試題外,可搭配閱讀專業雜誌的深入報導,或文學雜誌的學術專著,製作小摘要,相互運用。考試中掌握閱讀理解關鍵素養,像是圖與文相互的呈現、議題癥結與立場的申述架構,國文未必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系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