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彩陶塑廟會 李永生作品桃園展出

 |2007.12.21
806觀看次
字級

【本報桃園訊】出身南投縣陶藝家李永生最近以「廟會」系列作品,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第二展覽室展出,李永生把台灣民俗文化中陣頭、神轎、舞獅、舞龍熱鬧場景,全展現在陶藝作品,讓人驚覺「原來陶藝結合民俗圖騰」竟是如此亮眼。

從小愛捏陶的李永生曾拜彩釉名家林葆家為師,受到老師鼓勵,還重回台北藝術大學上課,加強製陶的專業知識。

早年捏陶,李永生從製壼開始,融和古今壼型所製的作品,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隨著結束大學學業,李永生對陶藝創作有不同體認,他認為藝術家、作家都是歷史記錄者,所以,他開始汲取周遭事物融和在作品裡,兩百多件廟會系列作品因此出爐。

李永生說,小時家貧,難得溫飽,小朋友最愛的就是廟會上吃流水席、在廟埕看戲的喧鬧場景。而廟會中舞獅、舞龍、神轎過火、神明遊街,如今都變成他一件件的陶藝。

有時他在陶盤上畫獅頭、畫神祇,還把金門風獅爺搬到陶甕上,朱紅色的風獅爺姿態不同,並命名納福、招財、富貴、吉祥等,非常有創意。這些作品即日起至明年元月六日。

李永生說,台灣民俗文化具有深厚內涵,表現在習俗、建築、宗教信仰上,所以他用艷麗釉彩與陶製品所展現厚實感覺,把文化重新包裝,讓大家瞧一瞧,陶製品不只是生活容器,還是裝飾品與藝術圖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