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纇財富》職場流浪族

曾言 |2007.12.21
1335觀看次
字級

提起流浪,有人認為很浪漫,雲遊四海,到處為家;有人則認為很痛苦,居無定所,四處無依。從古至今,二種流浪族始終存在。

現在社會多了「職場流浪族」,他們不是尋求浪漫,而是時勢所逼,是經濟不景氣,人力供過於求的產物。

早年教師、律師、醫師「三師」被視為鐵飯碗,一畢業就有工作,一工作就終身,因此為人父母者,無不以培養兒女為「三師」己任,一心一意要求子女以三師為目標。

曾幾何時「三師」不再吃香。據人力銀行調查,「三師」待遇不但愈來愈差,且愈來愈難找到工作,主要是供過於求。

物以稀為貴,職場亦然,自從大學開放,一般大學也可培養師資之後,有教師資格的畢業生愈來愈多,偏偏遇到少子化社會來臨,學生大量減少,教師市場難以消化,每年寒暑假就有一群教師流浪各地,找尋工作。

其實不只教師,各行各業都是如此,電子新貴也沒幾年就工作難找,需到對岸找生機。職場流浪族給人的啟示是,凡事不要樣樣追求熱門,再熱門的行業人多了也變冷門。大肆一窩蜂追逐,熱門也成了冷門。求學習藝還是要看自己的性向、興趣、能力、專長。

諾貝爾獎得主幾乎個個都是長年默默著力研究冷門課題,有朝一日,發光發熱,不但造福人群,也光耀自己。職業無貴賤,但忌一味追求熱門,切記!切記!

(曾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