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學測倒數邁入1個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昨天公布,111學年度學測約11.6萬人報考,比110學年度學測減少1.2萬人,創下歷年新低。111學測除了新增卷卡合一、混合、非選題型,自然科也首度加入探究實作課程,數學依需求拆為數A、數B。另外,國文、英文、數乙在分科測驗不考,這3科被外界視為「一試定終身」,令不少考生憂心。
111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考試明年1月21日至23日舉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昨召開記者會,以今年9月學測試辦考題進行考題預測,國文、英文、社會科變化不大,數學也能服膺不同需求,自然科的難易度最令人憂,考生要做好大量圖表閱讀的準備。
教團預測考題 自然科難度較高
大考中心今年9月1至3日舉行學測試辦考,自然科「哀鴻遍野」,就連老師都直呼難到爆,憂心學生寫到懷疑人生。萬芳高中化學教師許麗吉表示,物理、地科題目維持考古題類型,沒有太大變化,但多了卷卡合一,學生出現寫題障礙;化學、生物難度甚至比指考更難,呼籲大考中心學測命題要注意到不同孩子的鑑別度。
近幾年學測數學難易度不均,北一女數學教師吳銘祥認為是因不同需求學生放在同個考科,導致題目設計顧此失彼,111學年度首度在學測就將數學依需求分為數A、數B,教學現場樂觀看待。
至於國文科,海山高中國文教師張玲瑜表示,從今年學測試辦考試來看,新命題內涵與過去沒太大改變,文本取材廣泛、不局限課本,課內教材也有一定比例,另也注重素養命題與文本分析,唯一差在卷卡合一、混合題型,學生必須要能看得懂文章,也要能寫得出來。
英文科部分,明倫高中英文教師毛顯鶯分析難易變化不大,最大差別在於篇章結構。她提到,篇章結構往年出現在指考,但明年指考沒英文,考生對這題有些慌張,但只要參考往年指考考古題,多做練習就能熟悉。
對於社會科,板橋高中歷史教師張淑惠表示,考生要留意作答工具,地理科、公民科重視實例,以前會問「what」,現在改問「why」,考生可留意考古題,並藉題型去練習適當的轉換。
新冠防疫措施 最遲兩周前公告
大考中心昨天公告,111學年度學測應考資訊查詢系統,於今天上午9時開放,考生可至大考中心網站查覽、列印,或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報名資料有填寫手機號碼的考生,大考中心將主動發送簡訊,通知應試號碼及網路查詢連結。
應考資訊內容含考生姓名、應試號碼、身分證號、考區、試場、報名科目、考試日程及注意事項;大考中心建議考生列印應考資訊,並於考試當日攜帶應試,以利查找試場。
大考中心表示,請考生查詢應考資訊後,務必確實核校資料,如發現姓名、身分證號、考試地區、報考科目等4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者,應於27日前提出更正,更正後的資料將在111年1月6日更新於大考中心網站。
大考中心提到,因應新冠病毒疫情防疫需求,最遲將於考前兩周公告防疫措施,考生可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此外,大考中心表示,111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2次考試成績通知單今天寄發,今上午9時起開放網路或電話語音查詢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