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廣東出了第一個狀元倫文敘。倫文敘貧寒出身,卻頗有文才,年輕時受到許多困苦,顯貴後不忘自己出身,對於廣東的鄉民做了許多好事,即使幾百年後的今天,廣東父老還樂於講一些關於他的「野史」。
倫文敘身高異於常人,就是他的頭顱竟也有二尺之長,如此怪異相貌難免會時刻招致四周人們異樣的眼光;然而倫文敘卻毫不介意,只把全部精神心力放在書本上。
果然因此有了豐富的收穫,明孝宗弘治年間,他在會試與殿試中一鳴驚人,奪得雙料冠軍,榮膺狀元的光耀頭銜,派任修撰,擔負起文教方面的工作責任,只是他對當時朝政並不十分滿意,總覺得有改善革新的必要。
有一次,朝中同僚邀請倫文敘為一件古董酖酖宋代蘇東坡的畫作「百鳥歸巢圖」賦一首詩,倫文敘靈機一動,認為何妨借詩諷政一番,於是他提筆寫出:「天生一隻又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食。」
詩意諷刺巢(朝)中為什麼鳳凰(忠臣良相)奇少,而鳥類(貪官污吏)為什麼特多呢?可惜的是這位同僚不能悟解,甚至其他的人看了也只把它當成是一首風趣的遊戲詩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