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千古謎 杭州保國寺科技監測

 |2007.12.19
414觀看次
字級

大雄寶殿木構建築 高溼度環境下 為何蜘蛛不結網 梁上無灰塵 遭地震也不變形

【本報香港電】從半年前開始,上海同濟大學教授湯眾帶領一個團隊,進駐浙江省杭州保國寺,在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木構大殿安裝監測器和特殊感應探頭,希望通過這些高科技設備的觀測,能更了解這座千年古剎,讓珍貴建築「延年益壽」。

寧波市文廣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孟建耀十八日表示,保國寺有著很多難解之謎,比如大殿內鳥不棲、鼠不入、蜘蛛不結網、梁上無灰塵…,他們也希望運用高科技能破解這一個個謎團。

位於寧波江北區洪塘鎮北的保國寺,始建於東漢,至西元八四五年寺廢,三十五年後重建,最初由山門、天王殿等建築組成,現存大雄寶殿重建於一○一三年,是保存至今中國南方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特別是大殿所採用的木構技術,是十一世紀最先進代表。

湯眾說,中國的木結構建築不同於西方的石結構建築,壽命較短,特別是南方地區,多雨潮濕的氣候,更是保存木結構建築的大忌。「根據我們的檢測,保國寺的木結構建築含水量都超過百分之七十,木結構建築在如此高濕度的環境下已生存近千年,實屬不易。」

「除了潮濕的環境,木結構建築易遭火災,同時由於歷經朝代更替,很多難逃劫難。」湯眾說,保國寺大殿能歷經千年風雨,經受颱風襲擊、地震考驗及歷次戰火,迄今巋然不動,絕對是個奇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