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大橋接道路 從40米突縮為24米

 |2007.12.19
85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北港訊】橫跨雲嘉兩縣的北港媽祖大橋主體結構已完工,通車前卻遭民眾投訴設計不當,下橋後道路由四十公尺縮減成二十四公尺,橋下車流缺乏緩衝空間,被迫突然轉進主車道,險象環生。

北港鎮蘇姓民眾指出,媽祖大橋通車在即,完工後可望紓解每年農曆期間進香車潮,地方民眾都很期待,但最近很多人都發現,媽祖大橋下橋後銜接雲林縣北港鎮文仁路,車道竟突然縮小,讓民眾不解。

他表示,文仁路僅兩線道,媽祖大橋橋上二線道,橋下的車道也是二線道,本來四線道的車流同時匯入文仁路,毫無緩衝路段,行經橋下的車輛得突然轉進文仁路,等媽祖大橋通車後,下橋車輛勢必車速很快該處恐容易發生事故。

公路總局雲林工務所主任楊凱麟指出,文仁路受限都市計畫,道路規定僅二十四公尺,目前還未進行通盤檢討,所以無法徵收土地,拓寬文仁路,通車後會加強設置警示標誌,配合交通隊設計號誌,將風險降至最低。

媽祖大橋是全台省道首座以神明命名的橋梁,全長一點七公里,採斜張橋式設計,橋塔狀似媽祖神像上鳳冠,反映在地宗教文化,欄杆採波浪造型,人行道運用藍色漸層圖案,像極了水紋波浪很有特色。

蘇姓民眾說,這麼有特色的大橋,希望外觀美麗之外,也能兼顧實用性,不要通車後反而造成地方民眾不便,希望有關單位注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