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水庫清淤見成效,讓營運56年的台南市白河水庫,庫容回復至1307萬立方公尺。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本報台南訊】營運56年的台南市白河水庫淤積嚴重,原有2500萬立方公尺蓄水容量,民國106年僅剩1018萬立方公尺,淤積約60%,中央規畫清淤,如今庫容回復至1307萬立方公尺,已見成效。
台南市政府水利局17日表示,白河水庫民國54年6月完工,迄今營運56年,近年來淤積嚴重,106年底剩餘容量1018萬立方公尺,淤積約60%,影響水庫功能。
白河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給水及觀光等多目標功能,原設計蓄水容量約2500萬立方公尺,中央規畫白河水庫整體更新改善清淤活化,核定「白河水庫第一階段改善計畫(108~112年)」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水與發展」執行,規畫清淤250萬立方公尺,並建置庫區防淤隧道及繞庫防淤工程等。
水利局表示,此計畫回復白河水庫庫容至1250萬立方公尺,如今白河水庫容已回復至1307萬立方公尺,清淤已見成效。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和嘉義縣政府、台南市政府等需土機關也召開白河水庫清淤土方媒合平台會議,台南市政府則已媒合去化約82萬立方公尺土方,未來將持續合作,以加速白河水庫清淤土方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