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冬季常會發生皮膚癢,尤其天氣愈乾燥,症狀愈嚴重。醫師指出,搔抓處可能出現魚麟般的皮膚外觀,常有脫屑的情形。如果有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貧血、腎病、長期便秘等,可能使症狀加重。
竹東醫院中醫科王繼榮醫師表示,冬季皮膚癢,最常發生在從寒冷的戶外進入到室內,或是晚上蓋被子睡覺時。部位以面部、脖子、手臂的外側及腳踝以下為主,有些甚至有脫屑、紅疹的現象,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誘發冬季搔癢的症狀有,經常使用清潔劑,或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澡,洗澡水溫度過高、太常洗澡、洗澡時間過久。另外,過食辛辣燥熱的食物,也是重要因素。
王繼榮表示,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個人衛生,洗澡後可用些綿羊油、甘油來滋潤皮膚。貼身衣物純棉的比較好,宜多吃纖維質高的食物,配合適度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即可改善冬季搔癢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