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誤為精神障礙 真糟糕

邱麗玥 |2007.12.11
98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台灣一家藥廠,舉辦「你眼中的躁鬱症」校園平面設計比賽,參賽青少年竟有七成不太了解躁鬱症,認為只是單純的精神障礙。精神科醫師擔心,若不能導正認知,將不利未來躁鬱症的防治。

躁鬱症又有「桃花癲」之稱,好發於初春等季節交換之際,發生率約百分之一至六,國內目前約有七十萬名患者,其中三十萬名為未滿二十歲的青少年,若不及早診斷及治療,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及人際關係。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說,躁鬱症患者既孤獨又驕傲,常不被人了解,而他們不需要別人同情,像頭孤傲的獅子。

葉啟斌表示,躁鬱症可分狂躁、輕躁及鬱期等幾個階段,好發於未滿二十歲的青少年,男多於女。國外研究發現,半數以上患者第一次發作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患者,因而錯失治療時機,相當可惜。

其實,躁鬱症有很明顯的症狀,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確診並正確用藥。

葉啟斌說,女性患者在躁症發作期間,往往會有狂交男友、性濫交、無節制性消費及邊緣性人格等行為,也較容易出現自殺想法及企圖;男性患者則有脾氣暴躁、情緒很糟、頂嘴、叛逆、對立、過動及破壞等表現,只要稍加留意,並不難發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