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苦等不到疫苗,想達成WHO定下今年底達40%的人口完整接種疫苗的目標,恐只有5國做得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非洲除非於2022年底前讓70%人口接種疫苗,否則戰勝新冠疫情機會不大,「極端的疫苗歧視」讓整個非洲疫苗接種作業大幅落後。
路透報導,非洲南部出現新變異株Omicron,推升了疫苗覆蓋率低下恐促成病毒突變的說法。病毒一旦突變,就會蔓延到疫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
伊布拉欣基金會(Mo Ibrahim Foundation)針對非洲新冠疫情的報告指出,截至目前為止,非洲54個國家中,只有5國可望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HO)定下的目標,即在2021年底讓40%的人口完整接種疫苗。
伊布拉欣基金會是蘇丹電信業億萬富豪莫.伊布拉欣(Mo Ibrahim)所設,以推廣非洲治理的提升與經濟發展。根據伊布拉欣基金會的數據,非洲每15人僅1人完整接種疫苗,遠低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那些較富裕的國家的近70%。
基金會主席莫.伊布拉欣在聲明中說:「這場危機剛爆發時,我們基金會和其他代表非洲發聲的團體就曾警告,沒有疫苗的非洲,將成為病毒突變的完美溫床。」
圖/美聯社
他補充道:「Omicron的出現提醒了我們,新冠仍是一場全球危機,讓全世界都打到疫苗,是挺過疫情的唯一方法。」他說:「然而,我們仍處於極端的疫苗歧視中,非洲施打率更是遠遠落後。」
非洲苦等不到疫苗,一是因為各大藥廠初期訂單都被已開發國家給搶光,二是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起步過慢。
伊布拉欣基金會報告指出,近幾個月非洲疫苗的到貨量有所提升,但當地醫療衛生體系薄弱、基礎建設不佳,使得疫苗施打作業困難重重,再加上捐贈疫苗效期不長,導致其中一部分最後不得不銷毀。
報告提到,疫情讓非洲民用登記系統的不足暴露無遺,在當地死者僅10%獲正式登記下,這樣薄弱不堪的體系增加了實際疫苗接種率可能比官方登載還低的可能性。
伊布拉欣基金會同時表示,非洲陳舊的社會安全網必須強化,以保護弱勢群體。若不計算用在醫療保健上的經費,非洲在因應新冠的平均支出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4%,不到全球平均值的一半。